在场的官员有些感慨,辽东将领给他们送的银子,恐怕收不了几年了。
他们都明白,赵敬思打林丹汗打得那么容易,打辽东的建奴肯定也是十分轻松的。
只要平定辽东边境,肯定是要大规模裁军的,边军都没有了,谁还会给他们送银子?
可是他们无力改变。
以前他们还能够卡住粮草物资,让前线的军队战败,但是现在他们连卡前线粮草物资的能力都没有。
因为那些粮草物资,根本就不掌控在他们手里,全部是通过望月商会往前线送的
有些大臣也觉得也是时候改变了。
这一次赵敬思带回来了太多的财富,没看到那边户部的官员们,眼泪都从嘴巴里流了出来,就死死盯着那些马车吗?
有了那些银子,大明的百姓能过上很多的好日子,他们也能获得很多好处。
大明的税收降到了现在的10税1,比以前5税1是低太多了,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再加上赵敬思劝朱由校推广的番薯种植,导致粮食产量攀升,各地爆发的民变已经越来越少了。
再过几年,等到赵敬思真的平定了建奴之后,大明的税收肯定能够接着往下降。
如果能降到15税1,那就是一等一的仁治了。
如果最后能够降到30税1,那么大明中兴盛世必然到来,他们这些人也能够被历史所铭记。
而有些在场的勋贵,那是肠子都悔青嗯了。
去年他们想要加入到赵敬思的军队,派子弟到赵敬思搞出的军事学校学习,他们很多子弟不长进,被赵敬思赶走了。
现在再派子弟加入,那就得再读三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赵敬思灭建奴的战争。
如果不能的话,那么不知道要少了多少功劳。
朱由校为赵敬思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当场宣布封赵敬思为江宁侯。
赵敬思的功劳相当不小,封个国公也都是可以的。
但是大家也都是想着,赵敬思现在就要封个国公了,等到将来赵敬思平定了建奴,那又该如何是好。
到时候难道要给赵敬思封王,那也不太像是一回事。
赵敬思手下的将领们,也统统都得到了赏赐。
尤其是曹变蛟,直接被封为伯爵。
而夺回喜峰口的陆忠柏,因为来到赵敬思麾下,才立下第一次功劳,倒是没能够被封为伯爵。
可是赵敬思接下来,肯定是还有战争的,可想而知,接下来陆忠柏被封为伯爵,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今他都已经贵为世袭锦衣卫百户了,这个消息传回到了应天府,把陆忠柏去的家里高兴坏了。
他们人家还是原本只是个世袭锦衣卫总旗,如今这简直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心里想到,这赵敬思是真念旧情,果然没有忘记当年的部下。
宴会结束之后,赵敬思被叫到了后殿。
赵敬思对着朱由校一拱手,说道,“这段时间,陛下承担的压力肯定很大,倒是让陛下而担忧了。”
朱由校一摆手,说,“说这屁话干什么?”
“如果没有你,我大明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
只是朱由校有些担心,说道,“现在你已经把这条约都给定完了,林丹汗那边也确实是需要一个北庭都护镇住他。”
“可现在朕觉得非常苦恼,有各种各样的大臣都给朕上书,想要当这个北庭都护。”
“但是朕心里始终下不了决定,就等着你回来跟你商量这个事情。”
“你眼光十分独到,你觉得这个事情应该让谁去干?”
赵敬思想了一下,说道,“陛下,眼下我们可选择的余地很大,我这里有四个人选。”
朱由校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说道,“你倒是说说看。”
赵敬思说道,“第一个人选嘛,就是原来的辽东经略熊廷弼。”
朱由校一听到这个名字,脸马上就黑了,说道,“熊廷弼这个人,实在是让朕失望。”
“朕对他抱有厚望,派他去了辽东,对他的要求也不多。”
“朕不希望他能够反攻建奴,把辽阳和沈阳给抢回来,那至少能够稳住辽东。”
“朕也给了他不少银子,可是他把辽东经略成什么样子?”
“他就连广宁都丢失了,这是何等的过分。”
“朕如今已经把他押了回来,朕还要治他的死罪。”
“就他现在这样子,还要给他当北庭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