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锦衣盛明 > 第233章 大结局(下)

第233章 大结局(下)

朝廷才完成了这个官绅一体纳粮,所付出的代价绝对不下3万个人头。

而这三年间,赵敬思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最后把毛文龙找了过来。

毛文龙有几分尴尬他,一直想要帮朝廷平定建奴的,最后竟然没派他上他的用场?

他进京之后,朱由校被他安慰了一番,然后让他去见赵敬思。

赵敬思拿阳500万银子的银票给他,给他展开了几张图纸,里面都是一些海船大船的图纸,告诉他航伟大航路的畅想,要再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说简单点,朱由校与赵敬思大量往海外卖物资,这就需要一支强大海军的保护,朱由校和赵敬思显然想让他做这件事情。

毛文龙当然是肯答应的,朱由校封他为海军总督,让他大肆扩军,装备了大量的新式火炮,赵敬思也提供给他的新式步枪,但是他的训练办法,必须要向赵敬思手下新军靠拢。

毛文龙也确实没有让他感到失望,用了三四年时间,拉出了一支看起来还不错的海军,招募了大量沿海的渔民加入,还清剿了不少的海盗。

大明周边已经没有大海盗,都不是他的对手了,很多海盗也都向他投降,加入到他的麾下,协助朝廷往外卖商品,海军甚至占据了南洋的相当一部分岛屿。

贯彻一体纳粮之后,大明的税收直接翻了一倍,每年能够收入4,000万两银子。

其中,魏忠贤杀了大量的官员,清缴了大量的土地,得到这些大量的土地之后,朝廷没有选择往外卖,直接推出了第2条诏令。

第2条令则更加直接,裁掉卫所兵,以后全部采用募兵制。

裁撤掉的卫所兵,直接分发土地,就地转为民户。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大量的卫所卫军官,开始造反。

他们当了十几辈子的官老爷,这下面的卫所兵,现在说裁撤就要裁撤,他们怎么能服气。

这一次就不只是东林东厂的人出手了,

赵敬思手下的军队已然有了三十万人,敢于反抗的卫所兵军官全部被杀。

卫所兵知道自己可以发放土地,成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是不愿意听那些卫所兵军官的话。

卫所兵的军官敢于反抗的,注定只是飞蛾扑火,这个事情足足持续了6年,朝廷杀得一个兴起,文官对此冷眼旁观。

当年他们被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很多就是卫所兵派人镇压他们,现在他们倒算是报仇了。

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对朱由校动心思,但是得了赵敬思的指点,王体乾把朱由校的饮食看得死死的。

赵敬思又跟朱由校说他忌水,他也不敢到湖边去,也不敢到湖中心去钓鱼了,一直安全的活着。

朱由校在,大明局势就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在这6年时间内,赵敬思也率领着6万已经装备了栓动步枪,新火炮的军队西征。

经过6年时间,彻底的平定了瓦剌,也就是准噶尔汗国,将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彻底收入囊中。

赵敬思如今是个国公了,等他彻底平定准噶尔回来之后,朱由校直接给他封了南海王的爵位。

朝廷上几乎都是反对的,觉得再怎么样,也不应该给赵敬思封王。

朝廷所有势力都在反对,但是他们这个时候,才发现了赵敬思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这朱由校全力支持下,大量阉党都出来支持赵敬思。

大量的勋贵因为想要加入到赵敬思军队,派了大量的子弟来到赵敬思学校学习,最后成为了赵敬思军队之中的军官,也只能够被迫支持赵敬思。

更为重要的是,赵敬思平定了建奴,辽东现在的那些官员,几乎都是以前赵敬思手下的文职军官。

他们全力支持赵敬思,还有赵敬思平定的完了准噶尔汗国,派过去的官员也都是赵敬思手下文职军官。

上双方经过论战,最后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够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个事情。

年中时,爆发了一个更让人感到震惊的事情,朱由校突然对外宣布,他是有儿子的。

实在所有人都觉得他没有儿子,想要把信王也就是朱由检推上去,做皇太弟。

这也就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幻想而已,谁都知道朱由检是支持东林党的,他当了皇帝,一切都会好很多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让朱由检当皇太弟,恐怕他们会想办法对朱由校的性命动手,这是一个绝对无法放弃的诱惑。

可惜,朱由校公布了一个消息,他是有儿子的。

这个儿子就是赵敬思的大儿,是朱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