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穿越北齐,我是精神病高洋的儿子! > 第66章 世家子弟

第66章 世家子弟

时不我待,必须分秒必争。

尽快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这样自己才有安全感。

没有背景的人更好,这样就只能依靠我,绝对忠诚于我。

自己得好好想一下,接下来的规划。

如何赚钱养兵,如何让他们为我卖命,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一步步来吧。

渤海高氏,长乐冯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都派人前来邺城。

恭祝高洋登基称帝,他们可不是空手来的,带来了大批的粮食。

作为门阀势力、望姓大族仍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大盛时期,姓氏门第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

后来在隋唐时期,这一制度虽然有所削弱。但其影响仍不可低估。

高氏派往邺城的族人是高宾,与北齐皇室同宗。

其父亲高季安官至抚军将军、兖州刺史,初仕北齐,后遭人诬陷而投奔北周,官至鄀州刺史。

他在历史上不出名,但他有个儿子很出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颎。

派兵攻陈,一举攻下陈国。因功勋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冯氏此次派出的人是冯子琮,冯灵字绍子,初为荥阳县子,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改封长安县男。

冯氏发展壮大是因为北魏冯太后。冯太后先后临朝听政25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

与此同时,她对家族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她派人从漠北将其兄冯熙找回以后,即封其为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并娶博陵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晋为太师、昌黎王等高官显爵。

而后,又先后把冯熙的4个女儿嫁给孝文帝,还将孝文帝的妹妹嫁给冯熙长子冯诞为妻。

冯熙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封官赏爵。

冯氏和皇族亲上加亲,使得冯氏家族宠贵益隆,权倾朝野。

赵郡李氏自然是高洋的大舅哥李祖升了,赵郡李氏与皇族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到了北齐时代更为明显。

李希宗与兄弟李希礼都是北齐时代的显贵。

李希宗几个女儿全都嫁入豪门,其中李祖娥嫁给了北齐皇家,成为北齐文宣帝的皇后,孙女又嫁给了文宣帝的太子。

后来还有几位女性都嫁入了北齐皇室。

赵郡李氏对文学的精通和文辞诗赋的擅长。

这使得他们在门阀制度衰退之后,还可以从科举进入仕途。

赵郡李氏在唐朝时期也非常吃得开。

清河崔氏派出的是崔儦,他是北齐高阳太守崔仲文的儿子,出自清河崔氏“清河大房”,世代为显贵的大姓。

年轻时依仗自己的才学和门第,看轻世人,曾在家门前题字:“没读过五千卷书的人,不能进这个屋子。”

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琨。

北魏献文帝时,崔琨孙崔辩担任中书博士、武邑太守。

崔辩有两个儿子崔模、崔楷死于战场。

崔楷女崔幼妃适赵郡李希宗,生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这次带队的是博陵崔氏家族的崔柳,此人有勇有谋。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都姓崔,但是确实没啥关系。

……

高殷在李昌仪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洗漱完成。

美好的封建主义生活腐化了我。

高殷暗暗想到,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让我独自承担吧。

高殷正在感叹,老管家徐天匆忙的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少主,世家大族掌事儿人来邺城了。”

高殷看向老奴徐天平静地说道:“来就来了,跟本宫有什么关系。”

徐天接着说道:“皇后的父族和母族都会来,您不是一直想见见您的舅舅嘛。”

高殷连忙说道:“他们在哪?立刻叫他们来见本宫。”

自己准备招募三百东宫护卫,以他们为骨架扩编成一支部队,因为利益一致,这支部队会绝对忠诚自己。

自己的舅舅一来,自己这三百副铠甲,不就有了着落了嘛。

想睡觉就有人给自己递枕头,这感觉真的好棒。

“少主,高德政和杨愔正在接待他们。”徐天恭敬地答道。

高殷想了一下,全都见一面。

不能厚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