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当然多疑的萧绎也忘记把陈霸先的儿子陈昌和侄子陈頊征召到江陵,名义上封为京官,实际上作为人质。
此时的王僧辩是意气风发,大乱平定巨贼死,手提旧京还天子。
这是何等的功绩和荣耀,身为平叛的最高统帅他怎么能不得意。
就在这个时候,萧纪带领蜀中的精锐来讨伐萧绎,萧纪字世询,生于建康宫(今江苏省南京市)。
他是南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八子,母葛修容,梁元帝萧绎之弟。
他作为梁武帝的小儿子深受宠爱,能力在梁武帝的儿子当中算是最强的了。
他能文能武,善于骑射,常常带领士卒演练阵法。
在大同三年(537)武陵王萧纪到成都担任益州刺史。
《南史》记载萧纪“颇有武略”、“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学有文才”。
而且“属辞不好轻华,甚有骨气”,说明他很有个性又能干。
梁武帝以他作为人选,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但萧纪以道路险远为由坚决推辞。梁武帝便劝诫他:“天下方乱,唯益州可免,故以处汝,汝其勉之。”
萧纪听了仍唉声叹气,出宫后又进宫,反复数次面见其父,希望能不去益州。
梁武帝又苦口婆心地说:“你曾说我有一天会老。真到哪一天,你从益州回来,我们还会相见。”
因推辞不掉,萧纪只好赴任。
萧纪入蜀时蜀地十分萧条,为躲避战乱,不少蜀人已离开家乡。
过去益州官员通常每年要征伐僚人,靠俘虏僚人作家奴或掠夺僚人财产以补公、私之需。
而萧纪对僚人采取了以抚慰为主的手段,改变了过去强迫性的征税方式,比较好的处理了民族关系。
萧纪执掌蜀政权的十七年里,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动乱,蜀地因此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在南方开辟宁州(今天云南省东南部)和越巂(今天四川攀西一带)两个郡县,将其并入南梁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