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快快请起,不要跟孤如此见外,以后要多多走动。”
高殷连忙上前扶起韩晋明。
自己来到北齐后,明白了许多事。
高演和高湛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背后的晋阳鲜卑,自己要拉拢一波打一波。
高殷继续吹捧道:“朕听闻伯父迁泰州刺史,边境安定。祖父巡视泰州时,欲令伯父还朝,然后赐给城中每户百姓两匹绢布。”
“州民田昭等七千户都推辞不接受,唯独请求留下伯父。”
“祖父是非常赞叹,于是将伯父留任。”
“伯父一心为公,注重教化,爱护百姓,孤是钦佩不已!”
韩轨内心肯定非常高兴,太子殿下的赞美,这也是一种荣誉。
“老臣当不起殿下如此称赞。”韩轨连连谦虚地摆手道。
他的内心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
高殷接着说道:“虎父无犬子,晋明经伯父教导,主政一方,绰绰有余。”
一番话让韩轨父子喜笑颜开,高殷暗示韩晋明可以当刺史。
所谓“刺史”之刺,有着刺探、侦探之意,简单说就是检核问事。
刺史真正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
刺史从西汉一直沿袭到南北朝时期,隋文帝时期才撤销。
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高殷这个饼把韩轨父子砸得晕头转向的,至于以后能否兑现,那可就不好说了。
天保五年春正月,
高洋准备率军伐山胡,临行前嘱咐高殷功课不能落下,回来自己要亲自检查。
高殷的东宫卫已经拥有了五百精骑,五百步兵。
现在拥有一千部队的统兵权了,总算拥有自己的部队了。
林海前来汇报:“殿下,徐景业那边来消息,种植的茶树今年就可以采摘了。”
高殷赞赏道:“徐景业做的不错,有了茶叶的收入,咱们做很多事就方便多了。”
徐景业是个人才,以后可以好好培养一下。
林海提醒道:“茶叶在北方不受认可,贩卖茶叶难度极大。”
林海也算走南闯北,见识极广,北人喝茶叶的极少,推广难度极大。
高殷笑着回应道:“先生拭目以待吧!”
茶叶在北方只有自己大规模种植,自己垄断了北方的茶叶种植,一旦推广起来,自己必将赚的盆满锅满。
高洋准备兵分三路,自己率领一路从离石取道。
其余两路让斛律金和高演带领,兵分三路,讨伐山胡。
他对着斛律金命令道:“斛律金朕命你率领一路大军从显州取道。”
斛律金躬身行礼道:“陛下放心,老臣一定谨遵陛下之命!”
他又转过头对着一旁的常山王高演说道:“高演朕命你率领一路大军从晋州取道。”
高演立刻躬身行礼道:“臣谨遵陛下之命!”
高洋从腰间拔出佩剑,环视斛律金和高演道:“你们谁敢贻误战机,朕绝对不会轻饶!”
两人赶忙回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会按时完成合围,三面夹击山胡!”
高洋看到两人的回应点了点头。
你们最好不要搞些小动作,否则朕一定会跟你们秋后算账。
三路大军顺利汇合,把山胡打得大败斩首几万人,俘获各种牲畜十余万。
于是高洋平定石楼,石楼东依吕梁山,西临黄河。
境内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十分险要,自魏代以来不能到达。
这时远近山胡没有不畏惧服从的,高洋也完成了披甲则北胡惊慌的壮举。
这个时候的高洋志得意满,野心勃勃,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遗愿,一统北方。
天保五年三月,
柔然国庵罗辰率部五万余人反叛,皇帝高洋准备再次御驾亲征,庵罗辰,郁久闾氏,柔然的第十七位君主,庵罗辰是阿那瓌之子。
当时柔然和北齐为加强关系互相通婚,郁久闾庵罗辰娶了东魏兰陵公主。
郁久闾阿那瓌的女儿邻和公主闾叱地连嫁给了高欢的儿子、高洋的弟弟高湛。
天保三年(552年),郁久闾阿那瓌被突厥击败自杀。郁久闾庵罗辰率众投降北齐。
天保四年(553年),北齐文宣帝高洋立他为柔然可汗,使其居于马邑川。
此次高洋高洋亲自带兵出击,大破之,郁久闾庵罗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