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泛白,公鸡啼鸣。
董田一骨碌儿身从床上起来开始准备制盐工具。他家穷得能有什么,无非就是厨房的锅,木桶,陶罐一类的,说特意准备的无疑是一截芦苇杆。
提炼精盐对董田这个高中毕业的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生火烧水,烧开将水倒进装着粗盐的木桶里。粗盐在热水中慢慢的溶解,没一会水就变成了土黄色的盐水,这时要将盐水静置一段时间。
"诗羽,你别忙活了。我来做饭,你会编鱼篓子不,我想去捉点鱼,大的能换钱小的自己吃。"
抓鱼对于两辈子都是农村人的董田来说小事一桩。
杜诗羽有点疑惑,"夫君,你还会做饭,结婚这么长时间你可从来没做过饭。
董田上辈子是个光棍,不会做饭那还不得饿死。
"做个饭有什么难的,天天看你做我都会了。"
杜诗羽有些狐疑,但还是走到院子拿出竹子竹刀准备编鱼萎。
董田洗米下锅,又拿出两个土豆打皮切片。(上辈子董田最拿手最爱吃的就是炒土豆片)可惜没肉只能素炒了。
没多长时间饭菜上桌。杜诗羽惊讶地看着董田。
"夫君,你的手艺不错啊。"那个年代很少有男人做饭,而且看这卖相还不错。
早饭吃完。木桶里盐水也已经沉淀完成。泥沙等杂质都到了桶底。再用芦苇杆将上层的清液引到另外一个干净木桶中。
再到野外找几块石灰石,回来用木炭将石头烧成粉状加水搅拌就成了石灰乳,再将石灰乳倒入盐水里充分搅拌,这样就能除去苦味然后再沉淀,把上层的清汤引入锅中将水煮干,撤火,剩下铺在锅底的晶体就是没有苦味的盐了。虽然赶不上现代的盐但在大梁甚至全天下可都是独一份的了。
"诗羽,你来。"
董田示意杜诗羽尝尝。
杜诗羽用手指捏了一点放入嘴里,好看的弯眉一下子就扬了起来。
"夫君!这盐真咸真细,一点苦味都没有了。"
"夫君,你太厉害了。"
董田在杜诗羽的赞扬声中把精盐扫入个小罐子里。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粗盐二十文一斤,这世上还没有细盐。得大户人家或大饭馆才能用得起。董田思考着细盐的价格,但是要发财是肯定的了。卖掉细盐进粗盐再提纯再卖细盐,这么个循环下去恐怕都得进富豪榜前十,跟比尔盖茨有得一拼。董田心里乐开了花那叫一个美滋滋。
细盐提纯完工,那边的鱼蒌也完成了。这会儿杜诗羽正忙着收拾米菜准备晚饭了。
卖鱼可能挣不了几个铜板,但董田知道在古代私自贩盐是违法的,估计在大梁也是这样,得有个掩护。
杜诗羽去做饭,董田也没闲着。把熟土豆捣成泥倒点香油搅拌香喷喷的鱼饵就做成了。董田把鱼饵一个篓子里放一点。吃完晚饭董田拿起篓子就去河边。
第二天董田早早的来到河边拽回鱼篓,水里面一阵扑腾,这是有大鱼啊。拉上来一看得有七八条大鱼还有不少的小鱼。其它的村民可抓不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鱼,有谁会用平常舍不得用的香油做鱼饵,没有香喷的鱼饵鱼也不会钻你的篓子。回到家杜诗羽正要生火做饭。
"诗羽,先别着急等我先把这些小鱼收拾出来先烧了,睌上再吃条大的,给你补补身子。"
楼山村虽然紧挨着洛河,村民也常捕鱼但谁家舍得炖三四斤重的大鱼吃,平常也就吃些不值钱的小鱼。
"夫君这两天不仅变聪明了会制精盐,而且人也体贴了。"杜诗羽心里想道。"摔了一跤变化真大呀。"
吃完早饭,董田拎着鱼又把盐罐子小心地放入怀里就出发往县城赶。
到了县城,董田也没像其它人一样在市场卖鱼,而是打听着找到了全县最大的酒楼醉仙楼。
店伙计看见一副农民打扮的董田也没个好脸色,这身打扮还能在醉仙楼吃饭。
"小二,这是今天早上刚抓的鱼又大又新鲜,去问问你们掌柜的要不要。"
小二瞅了一眼董田嘟喃着往里走。不一会,一个穿着得体的小老头从里面走出来。董曰连忙上前,
"您老就是掌柜的吧?我这有今早刚抓的大鱼您老收不收。"董田扬了扬手里提的鱼。
掌柜的上下打量着董田,见这个小伙子虽然农民打扮但样貌不错气质不凡也不敢怠慢。
"这鱼还真不错,也新鲜,就留下吧。小二去柜里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