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妹,我知道是你。”
我输入了这行字。
我并不知道“聊了什么”所指的是什么?
是我和大锤昨晚的聊天?还是对方以为我去张春梅家聊了什么?又或者是别有他指。
管不了那么多,先回复短信,反客为主吧,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再说。
在按下发送键的前一刻,我听到了空空的声音:“把后面半句删掉再发。”
我照做,只留下了“乔妹”两个字,按下了发送。
在情况不明确的时候,信息越模糊越会让人产生联想,越会误导对方。
时间像停滞了一般,房间里静的出奇。
对方没有回复的时间像是过了一辈子一样漫长。
我的心怦怦直跳,期待着对方的回复,又暗暗地害怕手机响起。
但始终没有任何动静。整个上午都没有。
我坐立不安,一种莫名的力量阻止着我离开房间,或者去找大锤商量,就这样等待着,不停地按亮手机,再等着屏幕熄灭。
干坐着也不是办法,我随手从书架拿出一本书,想用阅读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路西法效应》,讲的是菲利普津巴多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实验证明了环境对于人的行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很多遍,此刻我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随手翻动着书页。
某一次阅读时我随手几下的一行字映入眼帘:
“关于从众,关于服从,关于归属感,关于刻板印象,关于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人从来不是自由的,人是环境、激素的奴隶”
这让我又想到了秦素云和她内心独白中一闪而过的“心灵互助会”。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小环境。这个环境中,人们结成某种关系,互相产生影响。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互助形式。
但如果有人利用这一点,去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是很容易获得组织内成员的信任的。
就像《路西法效应》里提到的,很多时候决定个人行为的不是自身的性格,也不是主观意愿,而是环境带给人的压力和影响。
秦素云参加的心灵互助会,到底跟智捷有没有关系?
她之所以落得一个人住院无人探望的下场,跟互助会到底有多少关系?
在互助会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春梅和秦素云,会不会真的有关联?
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心中浮现。
“叮咚”。
手机响了,我一个激灵坐起身。
屏幕上显示是谢妈妈来电。我松了一口气,按下了通话键。
“谢妈妈,你好啊。”
电话那边传来谢妈妈温柔的声音:
“小伍,你好”
我想到昨天的一地狼藉,抢在她前面开了口。
“阿姨,我今天再去帮您收拾东西吧。您有空吗?”
电话那边顿了一下,然后传来了谢妈妈的笑声,“你这孩子,阿姨正不好意思开口呢,确实是有些东西我一个人处理不了,想请你帮我一下。”
“跟我客气什么呀,阿姨。您等着我这就去。”
“好!好!你来,阿姨做了好吃的,先来吃饭。”
收拾东西是其次,此刻我再也不想在房间里干等着了。去帮谢妈妈收拾一下东西,也能帮我转移一下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在电话接通的一瞬间,我决定,将计就计。
神秘短信人不是要我“去找张春梅”吗?
我就去找,看看对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就算神秘人不要求我去找谢妈妈,我本来也是打算要从她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去解开我的疑惑。
被神秘人一搅和,我反倒忘了自己本来的打算。
管他什么神秘人,今天无论如何要和谢妈妈聊到那件事,心灵互助会。
秦素云的事情到底能不能查下去,就在于此了。
我打起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谢妈妈家。
一进屋,我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饭菜香,谢妈妈已经做好了午餐等着我。
桌子上三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我放下手中的水果,一边和谢妈妈寒暄着在桌边坐下,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也许是聊起秦素云的好时机。
既然事情因智捷而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