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郭家后,常平宁想着孟夏的表现,心里泛起了嘀咕:上一世害死她想要跟她抢董修远的孟夏,怎么像是变了一个人?态度上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而且,孟夏之前应该见过董修远。
常平宁想到了出现在家里的草编小玩意。
可为什么孟夏没有去曲源村找董修远?“董夫人”的位置已经空出来了,要是孟夏想成为董夫人的话,不会有任何阻碍。
不过反常的孟夏并没有让常平宁困惑很久,她在郭家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挑选送去仙客来的海胆、给弟弟妹妹们做饭,以及好好收起叶秀英分给她的卖海胆的银钱。
一个不相干的人不值得耗费她那么多的情绪。
直到
“郭家娘子麻烦借一步说话。”孟夏笑吟吟地喊住常平宁,“我最近需要一个帮手帮忙打理后厨,工钱好商量。不知道郭家娘子有没有时间?”
尽管常平宁没有在孟夏身上感受到敌意,但她对孟夏的接近仍然很抗拒。常平宁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不好意思,呃,柳家娘子,我白天还要跟着婆母去镇上送海胆,怕是没有时间赶回来。”
说完后常平宁就后悔了,她不应该明确地说出自己去镇上是“送海胆”。
果然,孟夏听到这里时也带上了一丝疑惑:“送海胆?”
不过孟夏的疑惑很快变成新的疑惑:“你真嫁到郭家了?你的郭婆母对你还很好?”
孟夏的态度就好像两人曾经是闺中密友,多年未见后在郭家村意外见了一面。
这样自来熟的态度却让常平宁心生厌恶:“不劳柳家娘子费心,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说完后,胡乱地冲孟夏点了点头就往郭家的方向走去。
孟夏跑到常平宁面前,表情诚恳,“对不起,我以为你是曾经在医馆救过我的大夫娘子。现在看来是认错人了,我叫‘孟夏’,你呢?”
“常平宁。”常平宁抬眼看向孟夏,“我不认识什么大夫,刚及笄就嫁来的郭家。”
孟夏的表情仍然很诚恳:“那是我认错人了,很不好意思。”
听了孟夏的话,常平宁点点头,从孟夏身旁绕过,准备回郭家。
上一世她跟孟夏的关系可没好到可以说体己话的程度,更不用说孟夏口中的“大夫娘子”是指谁了。虽然是这么想,但常平宁还是忍不住想起她接触过的,最接近“大夫”的人,是曲源村的一个药童。
在常家刚开始给常平宁说亲的时候,那个药童就是她
不过那个药童在相看之后就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了。
常平宁觉得孟夏一定是认错人了,而且没有像她一样重生。——不然肯定会提到“董修远”、“董书生”一类的话,怎么会提到“大夫”呢?
回到郭家,叶秀英问:“宁丫头,柳家的那个厨娘把你留下来说了什么?”
“没什么。”常平宁想了想,她不想说孟夏认错人的那段,毕竟孟夏的那些话挺无礼的,像是密友在质疑她改嫁,还无端担心婆母对她不好。
“她觉得灶上活计太多,想找个人搭把手,问我愿不愿意。”常平宁看向婆母,“我没答应,她没说给多少工钱,而且说话的态度……也就那样,大户人家的嘛。”
说完后,常平宁又担心叶秀英斥责她把赚钱的机会往外推,又补上:“而且我早上还要跟着您去海滩,上午跟着去送货,也没时间赶去柳家。”
听了常平宁的话,叶秀英点点头:“那家的厨娘,可能还以为他们柳家在京城里……宁丫头,你要是不想跟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厨娘接触,往后娘去柳家送海货也行。”
“多谢娘。”常平宁点头向叶秀英道谢,“明早我一定多捡一桶海胆回来。”
次日,当常平宁跟着叶秀英从镇上回来之后,从邻居们的闲聊里,没有听说柳家有找帮厨的迹象。
不过柳家今天提出了收海胆。
有几个大娘不理解海胆有什么好收的,但既然柳家会出价购买,他们去海滩上捡就是了。
一旁的常平宁和叶秀英对视一眼,打算回到家里再说。
“宁丫头,柳厨娘不会知道怎么做海胆炒饭吧?”一回到郭家院长,叶秀英就把院门关上。
“娘,她叫孟夏。”常平宁纠正了叶秀英的叫法,“说不定,王大厨的‘海胆炒饭’就是从她这里琢磨出来的。”常平宁回想了一会儿。
“记得吗,您
叶秀英点头:“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