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流水席下来,常平宁在柳家后厨忙得腰酸背痛,蕊兰和孟夏也是一个样子。她们三个人告别的时候,三个都捂着腰。
孟夏说着“辛苦了”之类的话,让她们两个回到家后好好休息几天。
蕊兰面上应了,但是在常平宁面前,又自嘲地笑道。
“哪能‘休息几天’呢,晚饭不用我继续做,可就谢天谢地了。”
“别瞎说,秋红婶子不是挺疼你的吗?”常平宁安慰她。
两人放慢脚步,在回家的路上多说了几句话才分开。
当常平宁推开郭家的院门,就看到自己的娘亲和妹妹好像在吵架;婆母在一旁表情为难,显然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郭铃安满脸委屈地站在旁边。
还没等常平宁走近,就看到常平燕和郭铃安朝她扑过来。
“姐,娘要带我回家,明明早上来的时候说,我们可以住一晚再走。”常平燕抱住常平宁一边的胳膊。
“嫂子,我也想让燕燕姐姐留下来一起玩。”郭铃安摇晃着常平宁的另一边胳膊。
听了两个妹妹的话,常平宁又看到两位娘亲脸上不好意思的笑容。心里猜到,恐怕是早上来的时候,郭伯默还没有回来的消息,婆母当时邀请了娘和燕燕住下。
原本,她们可以和常平宁住在一起。现在郭伯默回来了,郭家没有地方再住下两人。二弟带着三弟和四弟挤在一起睡,爹娘带着小妹一起。
“唉,亲家母,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家最近光想着给老大盖间屋子出来,没想到家里来亲戚的情况。”叶秀英叹气。
“这有什么的,宁宁在你们家开心就好。燕燕年纪还小,不懂事,我一会儿就带她回去了。”何广芬拍着亲家母的手。
“宁姐姐,你帮我说句话,厨房姐姐还答应明天教我怎么把那团复原。”常平燕晃着常平宁的胳膊,“求你了。”
常平宁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她看向院子,想要先跟郭伯默商量,可是不知道郭伯默去了哪里。
何广芬不想让大女儿为难,况且郭家看起来是真的不方便住下她和小女儿。
常平宁心里叹气,只能看着常平燕眼泪汪汪地跟自己告别。
“唉,宁丫头,真是对不住。”叶秀英心里过意不去,走到常平宁身边,“明年,等明年休渔期,我和你爹一定张罗着,把家里的房子再多盖几间。”
常平宁听了这话连忙拒绝:“娘不用这样,燕燕她就是年纪小不懂事。”
叶秀英又说了几句郭家孩子以后也会长大之类的话,早点准备也好,还告诉常平宁,郭伯默跟着郭大勇去港口卖海鱼了,估计傍晚才会回来。
今天柳家的流水席让郭家村的人中午都特意赶回来一趟,就是为了尝一尝被馋了那么几天的饭菜。
当天晚上,常平宁跟郭伯默一起回到两人的屋子后,她就看到郭伯默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小包东西,是他这段时间出海结的工钱。常平宁问了句,有没有交钱给家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把钱收了起来。
常平宁也向郭伯默说起她这段时间和婆母去镇上送海胆的事情,还告诉郭伯默这段时间她也靠着送海味,存下了不少钱。
油灯暗淡,但是常平宁的眼睛亮晶晶的,看得郭伯默心猿意马起来。他站起身,走到桌子旁,吹熄了暗淡的油灯。
屋子里安静下来,只有一些细微的声音偶尔漏出。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常平宁靠在郭伯默身上,声音懒散:“你看咱们兜里的钱也不少了,我想着,要不挑个时间去趟镇上,看看镇上宅子的价格?”
“你想住到镇上?那可要不少钱。”郭伯默很意外,“而且现在我们还没分家,一大家子都去镇上的话,爹去海边捕鱼再去港口卖鱼也不方便。你和娘去海滩捡海货比现在更麻烦。”
郭伯默对常平宁的提议很抗拒,甚至是下意识地打量起常平宁,他以为常平宁心思单纯,不会被镇上的繁华迷了眼。可他这才离开了没几天。
常平宁感觉到郭伯默的抗拒,知道不适合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只好幽幽地叹一口气:“我哪有你想的这么多,就是前段时间跟娘去镇上,觉得你要是能在镇上找个活计,也比出海强。”
听了常平宁的话,郭伯默笑得很开心:“不想我再出海了?”说着,点点常平宁的额头,带着些逗弄的意味。
“没有。你想出海就出海吧。”常平宁瞟了郭伯默一眼,语气不好,翻过身,背对着郭伯默。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