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村的一些年长的人,面对刚刚听到的两个法子,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能是真的?柳家和郭大勇家,放着赶海的钱不赚,就这么把一半的收益让出来?
还有给外人加工海味的钱,凭什么她们来定,哪十一家能够比大家多要二十文的加工费?
就算前几天,有些人去郭大勇家门口闹事,他们家不是已经把那些闹事的人赶跑了吗?
现在还在村子里的人,心中满是困惑,但是看着空地中央的孟夏,还是没有面对熟悉的村长方便问出口。
因此,即使孟夏让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村长,但大家还是没有人问出口。
郭家村的村长知道大概是知道责吗一回事,不过当着柳小姐的面不好说,他看向孟夏,语气中带着商量。
“这会儿在村子里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不如先让他们回去自己商量商量,等晚饭前,大家都回来了,我们再重新聚在这里商定?”
孟夏看着眼前这些眼中困惑,但是没有话说的人,又看着村长不怀好意的笑容,只能先答应下来。
随着村长让大家回去考虑考虑,晚饭前再来。
一时间,郭家村中央的空地,又重新变得空旷起来。
常平宁看到孟夏满脸惆怅的走向她们两个,忍不住开口宽慰孟夏。
“这次是我们考虑不够周全,这会儿家里能够管事的都还在外面呢。你让刚才那些老爷子、婶娘、小嫂子们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们就算说了出来。
“万一他们家里管事的知道之后,说他们提的都是些馊主意,反而让他们以后在家里处境困难。”
孟夏听了常平宁的话之后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样的解释。
先前大家在她说出两个一起赚钱的法子后,没有任何反应,着实让她心里有些挫败:明明他们对“赚钱”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怎么到“方法”上,就什么反应都没有了呢?
想到这里,孟夏看向眼前的常平宁,拍了拍她的肩膀:“平宁,你以后一定要当家里管事的人,我可不想跟你说完一大堆法子之后,你告诉我,要回去问问。”
“啊?”常平宁没想到话题会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求助般地看向柳清婉,没想到柳清婉冲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一脸“没有办法”的表情。
常平宁只好认真地想了想,一脸诚恳地回答孟夏:“这要看情况吧。随着年纪的增长,家里管事的人也总是会不断变化的。总不能我一把年纪了,大家都还听我的吧?”
听了常平宁的话,孟夏知道她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她是希望常平宁往后在郭家的话语权要比那几个还不知道在哪的妯娌高。
不过孟夏又想到常平宁那三个小叔子的岁数,觉得自己是在杞人忧天罢了。
时间到了下午,郭家村的青壮年主要劳动力都回到了村子里,大家都从自家或者别家,再不然就是直接去村长家问,知道了上午柳家开口同意把赶海生意分出来的事情。
以郭松庆为首,那帮拦住不让外人进村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凑到一起商量。
他们觉得柳家之所以肯松口,全靠他们在村外拦人,他们想要趁这个机会,从中多分到一些钱。
凭什么柳家就能够拿一半的钱?到时候做事的肯定都是他们村子里的人。
郭松庆这边正在商量着,大家就看到他的娘亲玉婶来找他。
当郭松青出去又回来之后,脸上得笑容多了几分势在必得的邪性。
而郭大勇家的院子里,叶秀英看着正在收拾院子的常平宁,心里有些对这个儿媳的埋怨。
她是从相熟的邻居那里,听说的上午的事情。
没想到这个儿媳竟然越过她,直接告诉村里的人,她要把自家的生意分一些出去。
虽然她叶秀英作为婆婆,没有从大儿子家拿太多的钱到公中来用,但是这也并不表示,宁丫头可以把家里的钱就这么直接地给出去。
叶秀英一脸不满地走向常平宁,正准备开口教育几句,就听到从侧面传来了柳小姐打招呼的说话声。
“郭大娘,回来了?今天还要把安安送去柳家看着吗?”
叶秀英这才冷静下来。
宁丫头的生意,柳家才是真正说得上话的。他们家也好,宁丫头也好,全部都要听柳小姐的。
想到这里,叶秀英感觉到了某种畏惧,下意识地冲着柳小姐摇了摇头。
不过跟在娘亲身后的郭玲安,在听到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