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又一队北狄士兵举着刀枪从两边杀来。
“大家快进入小巷!”李墨寒喝道。
众人快速转入一条小巷,但里面已经埋伏了一队北狄士兵。
“看招!”一名江湖人双掌猛推,两名北狄士兵被掌风震飞。
李墨寒也挥拳猛击,劈昏了一个。
情势危急,林瑶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她双掌汇聚内力,对准街旁一座房屋就是一掌。
只听隆隆巨响,整座房屋崩塌下来,拦在街道上,尘烟弥漫。
“快跑!”林瑶大喝。
众人从烟尘中狂奔而出,直奔城门。
“放箭!”身后北狄头领怒喝。
大批箭矢呼啸而至,林瑶急忙回身,一道掌风将箭矢尽数震开。
然则此时,城站左侧又杀来一队官兵。为首一人身穿锦袍,,正是章丘城守唐庆之。
“唐庆之你这狗贼,我等誓必取你狗命!”为首一名江湖人愤然大喝。
唐庆之默然无语。
这时,后面的北狄人也赶了上来,把林瑶一伙人团团围住。
“唐走狗,你要杀便杀!爷爷要是叫一声,就不是好汉!”另一江湖人也大叫道。
唐庆之一挥手,“放他们走吧。”
“放他们走?”北狄头领不可思议的看着唐庆之道。
“放他们走,三公主那我自会解释。”唐庆之坚持道。
北狄头领犹豫了一下,还是闪开了一条路。
“唐走狗,你不要以为,你放了我们我们就会感谢你!下次我们必取你狗命!”
“要走便走,啰嗦什么?唐某人这条命摆在这,欢迎随时来拿!”
“你这汉子,别不知好歹!唐大人不跟你计较,你还不快走?”这时,旁边一围观的百姓大叫道。
“快走!”林瑶沉声喝道。
众人终于冲出城门,快速逃进郊外的树林之中。
“多谢二位相救,不然我等只怕难逃一死。”江湖人首领再次感激道。
“大家都是同行人,不用客气。”李墨寒郑重回应。
林瑶看着江湖人们衣衫褴褛而眼含热血的样子,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与敬佩。
这天剩下的时间,江湖人与林瑶等人坦诚相见,诉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
原来他们都是仇恨北狄的梁国江湖侠士,在战乱中家破人亡,受尽北狄残害,所以一心想着复仇。唐庆之投降北狄的行为更是让他们痛恨,所以他们不顾生死前来刺杀这个奸臣。
林瑶两人听后,无不对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到折服。林瑶内心暗自感慨:世道再是不公,但总是有了这样一股不屈不挠的忠义之气在动荡中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次日,林瑶两人再次入城,在街边的茶摊,一群百姓还在议论昨天的事:
“这群江湖客真是瞎了眼,唐知府这样的好官,都要来杀害!”
“是呀,当初开城也是迫不得已,不然北狄人早屠城了,我们都做了亡魂了。”
“唐知府为官数十年,一直公道正派,我们章丘的百姓,谁不感谢他?”
林瑶和李墨寒两人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复杂的眼神。
原来,在百姓眼中,唐庆之并非投降卖国的奸臣,而是多年来治理有方、爱民如子的好官。开城一事,也是迫于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一来,江湖人报仇雪恨的行为,在百姓看来,居然成了笑话。
是啊,前有林子澜,后有唐庆之,究竟谁是卖国求荣的奸贼?林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困惑。从百姓的反应来看,似乎很难以简单的判断他们的对错。
老百姓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在这乱世中,他们只想好好的活下去,究竟谁来当皇帝,谁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在他们心目中,谁能让他们好好的活下去,谁就是好官。
在这乱世里,是非曲直,还有正确的标准吗?
李墨寒似乎比林瑶看得更明白:“姐姐,你莫责怪那些江湖人。他们毕竟还有血性,也是有心救国。这唐庆之看似仁善,但投敌乃是不容原谅的大错!”
林瑶长叹一声:“我自从跟师父习医,师父教我医者仁心,切忌太过分辨好人坏人。但这乱世,似乎不是善恶分明那么简单。我也难断定江湖人与唐庆之孰是孰非,只觉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