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寻妖铃 > 第16章 白鲟儿形现青鱼滩(1)

第16章 白鲟儿形现青鱼滩(1)

木兰诉官无果,因对方势大,无人敢为其言。遂将新生之女阿枝,托付于沈玄之弟——船夫沈懋。

此女即阿枝。

木兰后精神失常,常在河边呼喊沈玄名字,披头散发咿呀哼唱。饿了,便在岸边捡死鱼求食。

落水时,有人见她在河边转悠,隐隐带有悲戚唱腔。走后三年,尤其在雨夜,渔夫们马灯会变得忽明忽暗,雨篷船缝隙间还会吱呀响动;水面上隐约有弦子、萧、管之声,如茧丝,一丝一丝地渗出来……

阿枝回忆至此,内心涌起伤痛。半晌,她竟然唱将起来:“我则怕差错阴阳,激恼穹苍。天降灾殃,六月飞霜,早杀了农桑……”(元,《承明殿霍光鬼谏》。)

这一折鬼魂戏,多有鬼魂托梦、祭奠亡灵桥段。众人只觉像有招魂的风铃,飘出空灵声响,唱腔里憋屈着一股寒气,噗嗤噗嗤地往脊骨上窜。

阿枝恍惚身体轻飘于半空,眼前花轿花灯下,轻纱薄幔忽隐忽现。一时间,天神地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刀山寒冰纷纷呈现;戏楼里,隐约传来丝竹檀板声,戏台下人山人海哗声一片,钱纸礼札幽幽飞舞。

当夜,一阵凄凄歌声后,阿枝眉目一瞪,顿时噎了气。

四人见状,叹息不已。秦羽趴在床沿边上,伤心得抽搐颤抖。沈莺莺跟着落下眼泪,想来阿枝年轻貌美,也是为带路才入薄刀岭,却落得如此惨死,令人内心愧疚。

第二日清晨,满河雾霜犹如洁白玉帐。四人找来船夫竹筏,撑着溯河上行。竹竿上悬挂着平安符,在河风摇摆中过了一滩又一滩,到了断崖处,他们将阿枝轻轻放进水中。

河面一阵凄风苦雨,阿枝面容慢慢浸润进河水里,河面上似乎又响起她唱的竹枝词, 声音低沉婉转,如泣如诉。

几只乌鸦呱噪着飞向平安符,沈莺莺听罢更觉悲切,掩口痛哭起来。秦羽则是紧皱眉头,神色凝重,看着阿枝沉入水底。

水葬了阿枝,四人撑船返回。黄昏后到达顺河客栈。客栈灯笼再未亮起,凄凉地悬挂于峭壁上,犹如孤独老人,伶仃着远方。

“阿枝已逝,自此之后,入山采药之人,亦无人相迎。”沈莺莺感伤道。

众人于客栈稍憩,即辞别离去,两岸山岬迷茫渐远。于江中飘荡半月之后,抵达一处名叫青鱼滩之地。

滩头靠着不少渔船,两岸红叶似火,秋叶飘满泊船。岸边则绽放着盘口大般野花,男女盛装列队,载歌载舞,对唱山歌。

沈莺莺站在船头远望,见水面波光粼粼,鱼儿戏水跳跃;而鱼鹰们则悬于半空,忽然垂直扎进水里,复又腾跃而出,衔着小鱼直冲云霄。

圆良笑道:“此处水清鱼美,干脆找个酒家,尝下煎鱼如何?”

见岸边热闹,众人决议歇息。圆良向一少年问及客栈,得知此时客栈人满为患。因正值退秋鱼肥之时,每年青鱼滩皆举行“拜鱼会”,引得外来游客慕名前来,一览盛会风采,品尝秋鱼鲜美。

听小哥说客栈难寻,众人扫兴,想继续往下游走去,忽而迎面飘荡来一条官船,船上官人正向岸边人挥手。沈莺莺对着圆良道:“二师兄,人家可是恭迎县令呢。”

圆良划动着竹筏子,忽见水面一道暗影掠过,还未来得及回神,一条大青鱼掀出水面。只见它头呈长三角形,嘴前四条吻须,腾空跃起近十米,之后啪地落进水里,将官船顶个底朝天。

竹筏经受不住波浪颠簸,左右摇摆冲在浪尖,眼看将要倾覆,不想水中大青鱼又窜过头顶。抬头一看,它前后有十来米长,磅礴扑面而过,简直遮天蔽日。

沈莺莺惊叹道:“此非鱼怪么?”

圆良道:“鱼怪又如何?遇我,必食大块煎鱼。”

说着他抽剑而出,破空而起,在鱼头上连翻三个跟斗,一剑刺向鱼头,血水嗤地喷涌而出,闪出晶莹红光。

青鱼立马躲进水下,血水弥漫河面。眼看鱼影向官船而去,不久船上传来嚎叫声,一位武官嚷道:“快救县太爷!”

四人定眼一看,大青鱼正拖咬住县令,欲拉往河底。县令则在水中扑腾,高喊救命。

渡济点水而过,正要施手救援,岂料青鱼忽而沉入水底。

水声啷啷深沉,缠绕回荡,终究没能将县令救起。

船上官人叹息不已,县太爷遭此厄运,倘若朝廷查办起来,须得给以交代,否则又将牵连多人。

一位武官上前道:“在下蒋西宁,乃青鱼县督头,今日若非道长出手相救,恐怕亦已喂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