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125章 琅琊诸葛氏

第125章 琅琊诸葛氏

,或是北逃入琅琊。

县人见之,皆忧心会受战事波及。

城外数里。

一处草庐之中。

两名高冠文士相对而坐。

在文士身侧,一弱冠士子跪坐于席,神态恭敬。

“玄本以为徐州乃是安稳之所,未料陶恭祖不自量力。”

“其人竟应袁公路所请,远涉数千里之地,孤军深入兖州,犯兵家之大忌。”

“果然兵败于兖,人亦被擒。”

“今阙宣为逆,徐南大乱,若东海有失,必将波及琅琊。”

“我兄早逝,诸子之中,唯子瑜年岁稍长,若琅琊乱起,稚子又该如何保身?属实教玄忧虑。”

诸葛玄年已四旬,面上有几分病态的苍白。

其人乃琅琊阳都县人,昔年仕于刘表帐下。

后因闻堂兄诸葛珪病逝,遂不远数千里,赶来泰山,照料堂兄后事。

又因堂兄子女,尽皆年幼,身边又无长亲。

其人于是留于琅琊老家,照看堂兄子女,教导其等读书习字。

尔来已是数载有余。

因陶恭祖亲小人,远贤士,故诸葛玄并未于徐州出仕。

其居于阳都,躬耕陇亩,平日唯与数友交游。

友人言道。

“闻君献话中之意,乃是有迁往别郡避乱之心。”

“却不知君献意欲前往何处?”

诸葛玄不答,而是望向诸葛瑾,考校道。

“子瑜以为,若是避祸,当往何处为上?”

“回禀叔父。”

诸葛瑾一揖之后,方才言道。

“瑾以为,当往兖州。”

诸葛玄面有欣慰,故意问道。

“我昔年仕于刘荆州帐下,多有友人在荆。”

“子瑜为何不劝我回返荆州?”

诸葛瑾恭敬答道。

“若自琅琊归荆州,当有三路可走。”

“其中两路皆需经徐南。”

“如今徐南战乱,自不可行。”

“如此算来,唯有先行入兖,再过豫州,经南阳,抵荆州。”

“但兖内安定,泰山更是数载未见战事。”

“而荆州迢迢数千里,叔父既是为避乱,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友人闻言,长声一叹,笑指诸葛瑾道。

“君献教导有方。”

“子瑜天资亦佳,假以时日,必可为郡国良才。”

“诸葛一氏,再兴有望。”

诸葛玄笑道。

“我兄所生三子中,子瑜为人敦仁,有君子之风。”

“但依玄之见,其人天资,却不如其弟。”

“哦?”

友人面有诧异,正欲说话。

一名童子忽然闯进屋中,咬着手指,目光好奇。

在童子之后,一名少年人亦是从容入内。

应是为寻这童子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