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134章 科举雏形

第134章 科举雏形

?”

“若是刚才放甲士入内,关云长便是再勇武,亦必能将其留下。”

臧霸心中更有怒气,闻孙观、吴敦之言,当下冷笑道。

“留下关羽确实容易,但之后又该如何?”

“昌豨已是死人,我等兄弟,莫非还要为一死人结下大敌么?”

“且关云长如此悍勇,若鱼死网破,只怕你我弟兄还得有人为其所害。”

“再者,我既已认刘玄德为主,岂能转眼便做噬主之事,汝等莫非当我吕奉先乎?”

说完,臧霸依旧难平,但望着昌豨死不瞑目的首级,却也忍不住一叹。

“罢了,人都已走,再说又有何用?”

“将老昌之尸送回其家,让其妻缝好头颅后,厚葬了吧。”

“……”

“诺。”

……

兖州。

因徐州之乱,近来屡屡有名士迁入州内。

较为知名的便有彭城张氏、琅琊诸葛氏。

至于其余诸多名不见经传的世家,更是难以计数。

大规模的人才涌入,也因此带来了另一问题。

曹操必须想办法将其等妥善安置。

否则,这些士人中,必然有部分人会再度迁徙,以求能踏上仕途。

有鉴于此,曹操近日大会州府诸吏,屡屡提及此事。

连在外奔波多日的郭嘉、曹昂都被其召回,以作问询。

郭嘉闻曹操之问后,心中甚喜,当即答道。

“昔年汉武帝时,曾设五经博士,并由朝廷为五经博士定下弟子名额。”

“又设甲、乙两科,弟子若有能过考者,即可入仕为官。”

“光武中兴之后,亦曾用此法取士。”

“如今兖内安定,明公不妨参考此举,先于州内广立官学,招揽学子。”

“再定一时间,请州中大贤,以经义为主,法度、阴阳为辅,书题作策,使学子作答,最终定下排名。”

“若能过考者,则授予官位,不能则继续进学。”

“学而优则仕,正是先贤所教,又是同卷作考,大贤出题,想来州中士人都当无异议。”

曹操闻之,喜不胜收,连连点头道。

“奉孝此策甚佳。”

“若行此举,天下必然皆知操重学之心。”

郭嘉轻笑一声,又道。

“圣人云,有教而无类。”

“如今州府钱粮足够,府库所存亦是丰足。”

“州中免不了有因为钱粮短缺,而无法进学者。”

“若有贫家子弟入学,不妨免其衣食,劳役,其中优异者,还可另外补之以钱粮。”

“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闻言,叹道。

“奉孝当真仁厚之人。”

“此举便依奉孝之意,由州府出面,定下明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