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136章 郭奉孝一信得全鲁

第136章 郭奉孝一信得全鲁

郭嘉沉吟片刻,答道。

“明公。”

“依嘉之见,鲁国并非未向郭贡、袁忠求援。”

“而是已经求援,却为二人所拒。”

“哦?”

曹操面有所动,说道。

“奉孝请试言之。”

郭嘉遂踱步至堂内舆图前,一手指向寿春,开口道。

“前闻,袁术败亡沛国后,欲取九江,至寿春时,却为扬州刺史陈瑀所拒纳。”

“陈瑀乃袁术所表,却拒纳袁术,此举形同反叛。”

“以袁术之为人,必不会容忍。”

“其人定会广召旧部,并借沛国相袁忠之力,攻取寿春。”

“袁术大战在即,袁忠分身乏术,自然不会去救鲁国。”

曹操、戏志才俱皆颔首。

“至于郭贡。”

顿了顿,郭嘉继续说道。

“其人奉李傕、郭汜之命而来,其意乃是据有全豫。”

“然而,其人事先于豫州无有半分根基,突然至豫,州人岂会信服?”

“放眼豫州六郡,颍川已为我所有,沛国又与袁术牵连甚深。”

“郭贡能图谋者,不过汝南、陈国、鲁国、梁国,四郡之地。”

“四郡长吏之中,以梁国相为人最为软弱,梁国又素来富庶,郭贡必会先收梁国,再图全豫。”

“此关键之时,郭贡又怎会理会鲁国求援之事?”

“奉孝所言甚是。”

戏志才极为认同郭嘉这一判断,当即谏曹操道。

“明公。”

“鲁国既然主动求援,我兖岂可错过?”

“不妨使一将别领五千兵马,进屯鲁县。”

“以我军之精锐,五千人想来便足以击退来敌,届时,鲁国亦可为我所有。”

郭嘉微微摇头,笑道。

“五千人太过矣。”

“志才实在高看刘辟了。”

“奉孝之意是?”

戏志才略有疑惑。

郭嘉言道。

“自我军昔年在乘氏县与刘辟交手算起,其人已经先后两次大败于我军之手。”

“昌邑之败后,其人更是一路逃至汝南,部曲近乎丧尽。”

“小人畏威而不怀德,其人两次大败于我军,知晓我军之精锐,必定心生畏惧。”

“依嘉之见,可令子龙领两千骑奔往鲁国,另遣一使送信于刘辟,言明期限,令其退兵。”

“其人得信之后必当惊疑,逡巡不敢擅进。”

“妙、妙!”

戏志才闻听至此,已知郭嘉之意,当即拊掌而笑,接口道。

“刘辟之部属,多为盗匪,各拥部众,又未曾与我军交战。”

“加之其等入徐以来,每战皆胜,必生骄躁之心。”

“如若见刘辟因奉孝一信而逡巡不敢进,不服之下,其等之中,定有人会为争功而先行北上。”

“如此,只肖子龙能破其一部兵马,余众惊疑之下,必当退散,鲁国就此可安。”

“奉孝,可是如此?”

郭嘉淡笑道。

“正是此意。”

曹操亦是大喜,当即说道。

“当真妙策!”

“奉孝,此信就劳烦卿替我起草。”

“不敢。”

于是。

曹操即檄赵云领两千骑奔往鲁县。

并提前遣一使,携郭嘉之信,去见刘辟。

数日之后,曹使进入刘辟营地中,呈上郭嘉所书。

此时,刘辟已经围困驺(zou)县。

驺县若下,其人至鲁国治所——鲁县便是一片坦途。

刘辟阅信之后,面色一时阴晴不定。

曹使见状,说道。

“在下出发之前,我家军师临时叮嘱了数句话,让在下务必告知足下。”

刘辟闻言,疑惑道。

“何话?”

曹使说道。

“军师言,足下已经与我军先后两战,两战皆败,却都能逃得性命。”

“这并不是足下得上天庇佑,而是我军未曾多做追杀。”

“然而,谚云,事不过三。”

“鲁国相已向我兖求援,足下若是一意孤行,执意侵鲁。”

“那么,我军即使奔波千里,也必会取下足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