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故吏被郭贡说动,于定颍、上蔡等地起兵响应吕布,欲与吕布合兵,南北夹击曹军。
汝南局势风雨飘摇之际,夏侯渊、曹仁,急遣信使向州府求援。
州府群吏尽皆进言,劝曹操速发大军,往援汝南,以免汝南局面彻底失控。
曹操一时难决。
郭嘉独言吕布大军鏖战近四月,粮秣将尽,其势难以久持。
而曹仁、史涣、赵云皆州内之良将,纵有一时之失,亦不足为虑。
只肖众将拖住吕布旬日时间,吕布大军必退。
碍于郭嘉之威望,众人并未与其相争,但仍旧劝曹操以稳妥为上,发兵援汝南。
众议纷纷时,曹操乾坤独断,从郭嘉之言,依旧按兵不动。
次日。
赵云即率本部精骑,渡澺水,急袭定颍、上蔡等地贼寇。
三战三捷,贼势顿颓。
原本蠢蠢欲动的其余诸县,得知曹军先后三战皆胜之后,极为诡异的再次平静下来。
此时因为大旱之故,汝南境内诸多河流,水量大减,甚至有数处河段干涸,显然不足为依托。
赵云留下部分兵马占据定颍城后,即与史涣所部,于隐水南岸扎营,挡在吕布南下之路上。
西华、征羌被克,吕布大军可径直由此南下,进入汝南南部广大区域。
曹仁继续屯守于南顿,已无半分利处。
曹仁遂当机立断,弃守南顿,亦是率兵与赵云所部汇合,立营于隐水之南。
此时局面危急,曹仁也顾不得半分名声,唯恐有人再次响应吕布,遂遣快马奔往南面诸县,传书于汝南诸县城邑。
若有敢擅自送粮于吕布军者,曹军必屠其城!
汝南诸城长吏得书之后,皆是大恐,想起曹仁此前在颍川的诸多做法,却是实在不敢怀疑曹仁是否能做出屠城之事。
事情便是如此。
当曹军遵守某些规矩时,郭贡原先在汝南任用的旧吏,皆敢应郭贡之请,暗中动作不停。
可一旦曹仁撕破脸皮,明言屠城,这些旧吏反倒纷纷不敢轻举妄动,欲等局面更明朗时再做决断。
而吕布眼前的胜势,显然不足以让他们去冒屠城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