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福的一声高喊,“比试继续!”整个场上的气氛瞬间燃了起来。江氏子弟们个个手持毛笔,在白纸上挥毫泼墨。他们的笔下生辉,字句如流。不久,一首首美妙的诗词便跃然纸上。
刘福按照诗词创作完成的顺序,用洪亮的声音将这些诗词大声朗读出来。每读一首诗,就如同点燃一根烟花,让整个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和绚烂。
读着读着,刘福突然停了下来,瞪大着眼睛看着手中的诗,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他反复地说着:“好诗!好诗!好诗啊!”接着便清了清嗓子,大声地朗读了起来,“青山绿水好风光,白云悠悠自在扬。挥毫泼墨展才情,诗情画意满心间。”
整个大厅都沉浸在这美妙的诗词中,人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这诗写得真好!”大家都被这首诗所吸引和打动,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美妙世界。
评委们纷纷给出了很高的分数,其中一位评委更是给出了九点五分的高分。这个分数远超其他诗词的评分,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赞叹。
刘福再看向纸上作诗的人,竟然是江晓晨。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江晓晨平时很少涉猎诗词歌赋的书籍,却能写出如此佳句,真是出人意料啊!
刘福随后又陆续朗读了几十首诗词后,拿起最后的一首诗,又吃了一惊。这首诗的意境之深远、用词之巧妙都堪称完美。他再次清了清嗓子,用最激昂的声音朗读出了这首诗,”青山绿水映朝霞,鸟语花香醉晚霞。岁月如歌唱不老,人生如诗醉无涯。”
场内场外的人都被这首诗深深吸引着,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刘福再看作诗人,竟然是江晓基!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
评委们再次纷纷打出来了高分,最后得分九点八分。这个分数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叹和敬佩。
刘福摸着胡子,感叹道:“这江晓基看来是文试第一了!这首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时杨枫拿着毛笔站在那里,看似无从下手。江晓基嘲笑着对他说:“你这毛头小子,干脆放弃得了,这么久都还做不出一首诗,真是废物啊!”
然而杨枫并没有被嘲笑所影响,反而嘴角微微一笑。他快速挥动着毛笔在纸上写着诗,不一会儿,便将诗写完了。
刘福接过杨枫写好的诗,再次大吃一惊。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手中的诗,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反复地念叨着:“这怎么可能?晓基的诗比起这首诗来简直就是平平无奇啊,杨枫莫非是诗仙转世?”
刘福愣住了许久,场外的人不耐烦地喊到:“刘老头!傻站着干嘛!快念诗啊!”,刘福神情缓了过来,让下人送来了一杯茶,润了润喉咙,清了清嗓子,饱含情感地将这首诗念了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随着刘福的念诵结束,江晓基不敢相信地说着,“不可能!不可能!杨枫才十六岁,怎么可能作出这诗?不可能!”
此时,整个大厅一片寂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一般。所有人都被这首诗所震撼和感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中。
杨枫心里默念着,“李白大哥,今天对不住了,我实在想不到要写什么诗了,先拿你的诗来挡一挡了,莫怪啊!”
最后评委们竟然一齐给出了十分。大厅内的人无不惊讶,“这杨枫究竟什么来头!写出这么完美的诗。”
不久,刘福便将文试的排名念了出来,“杨枫文试第一,江晓基文试第二,江晓晨文试第三……”,文试结束之后,刘福将文试的前三十二名叫到了武试擂台前抽签。
“我靠,运气真差,第一个上台的居然是我!”,杨枫抱怨道。
杨枫缓缓走上擂台,看到对手居然是一名荡天宗弟子。便对着刘福说道:“刘老,这怎么会有荡天宗弟子?不是只能江氏子弟参加吗?”
刘福解释到,“你第一轮的对手原本是江晓基,文试前三名有特权请人代替自己上台比武。”
台下的江晓基对着杨枫说道:“杨枫,你输定了!这可是荡天宗五重筑基境界的强者,你等着被废吧!”
比武开始了,荡天宗弟子快速聚集灵力,形成了一个由灵力汇聚而成的巨大拳头,朝杨枫猛烈袭来。然而杨枫并不惊慌,他拔出手中那天残剑,全身灵力涌动,使出了“百川归海”这一绝招。
杨枫身边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