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割(五、加一更)

第二百三十六章 割(五、加一更)

,恐无及矣。”

一开始是好的,不游畋,不近色,恭俭。

接下来不对了,废郭皇后,宠幸尚美人。

这句话才点出重心,郭氏不当废的。这么多天后,旧账再度翻起。而且过了这么多天,石介经过严密的推理,想到了另一个人。废郭氏一案中,一是吕夷简,二是尚氏,正是尚氏还了嘴引起的风暴。甚至有可能在言官进谏时,外有吕夷简,内有尚杨二美,这才使皇帝迷惑,一错再错下去!

郭氏如何的霸道,如何的胡闹,石介无视之。是皇后就不当废,那怕无子,那怕她有意或者无意打了皇帝。

宫中渐传失德,石先生,宫中传出失德,你在南京府是如何知道的?难道你长了千里眼,生了顺风耳不成?

况且真的失德吗?看一看,当初许希诊针扎包络穴时,是多危险啦,为什么那么多黄门伏于地,向魏国大长公主请求,以身试险。失德能失到这种地步?那么何谓不失德,是不是要让泥菩萨流眼泪?

继续,倡优妇人,朋淫宫内,饮乐无时,真如此?为了灾年,赵祯忙得差一点连饭都吃不上去。内宫中仅能穿粗麻衣服,内侍熬一碗夜宵也舍不得喝,怕浪费了。这是饮乐无时,朋淫宫内?

人心忧危,白气切宵,石先生,你是在哪儿看到从大地生起一股白气将天都割破了?

因此圣体常有不豫,更晕了,也就这一次不豫,难道你还想赵祯再晕上十次八次?

然而这位饱读圣贤书籍的先生就这么写了,就这么送到新上任的枢密使王曾处。

在这一刻,儒家的礼教、名份、君臣,全部让太阳炽热的光芒遮蔽着,看不到了。

王曾让这封信吓倒,不敢怠慢,将信递到赵祯手中。这才是仁宗前朝最正直的宰相之一,然而自石介这封信起,他就很少参与到这群君子党中。个中原因,直到范仲淹三出东京城,问了一句,他才缓慢将它揭开。

你们这是君子,是直臣?

才见鬼了。

一群乌烟瘴气的戾鬼!

赵祯看到后,心中的酸苦、委屈、悲凉可想而知。他勤奋、他俭朴、他仁爱、他优待群臣、他恶心的吞蝗虫,他将自己弄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穿的破衣服都让普通宫女耻笑,他身为九五之尊,过的生活还不如一个小地主,连带着宫中的宫娥、太监跟着他受苦受难,图的是什么呀!

压住一口想要喷出的鲜血,将气愤忍下去。

真的非人能做到的,包括烧他的剑门栈道,让蜀地别有乾坤都忍受下来。

于是压奏不报。

可是机会多难、得、呀。

你皇帝不累晕了,咱们不好玩啊,正是你累晕了,俺们才能找到借口,将旧账翻出来,什么时候逼得你皇帝象乖孙子,象俺们这些太阳低头,才能放过你。

于是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接着上书,陛下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则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

直接送到赵祯面前。

说赵祯上朝时又黄又病,象一个被女人掏干所有元气的病痨鬼,处理事务时无精打彩,整成了白痴对国家大事一点也不关心。

赵祯看后差一点再次想喷血。

天啊,你们想做什么?

我这段时间是无精打彩了,可是大病才愈,身体根本没有康复,休说女色,连说话都没有力气,你让我如何活蹦乱跳。可在昏迷之前,我是如何做的,你在朝中,应当能看到的。是两回事,你不能曲解啊。

最让他感到难过的是滕宗谅对他有“恩”,当初也是强烈要求养母还政于他的臣子之一。可朕对你不薄啊,前面一掌政,后面立即将你调回京城担任殿中丞,又迁为尚书祠部员外郎。

难不成你一切皆要打倒。养母即政,要打倒养母,到我即政,你也要打倒朕。

中了一半的,虽略偏离,也偏不了多少,他们就是为了打倒一切而存在的。

再来,到了庞籍。

有人开头就好办,他决不是为了郭氏,与他有何干系,可是他开罪了尚美人,机会多难得啊。这时候不将尚美人弄出宫,什么时候弄?于是再度上书。

一时间天下汹汹,真假难辨。

这才是郑朗最痛心疾首的地方。

说他们是坏官,真的不是。说他们是好官,为达到心中的目标,一个个不择手段。好,就依你的目标来治国,皇帝就做乖孙子,听你摆布。然而这天下间不是你一个君子,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一会儿东扯,一会儿西拉,国家会最终带向什么地方?

废郭氏开了一个口子,石介与滕宗谅心中不平,看到赵祯软弱,认为可欺(是潜意识,他们绝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