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守勿攻,敌人来了,打跑了,那怕敌人大败,也不做任何进攻。故此,李无昊做了一些疑兵之举,不得成功。
韩琦更激进,也符合郑朗的想法,象范仲淹那种做法,还是慢性自杀。
但却有了任福之死。
如何做决定?并且要命的是,激战随时能发生,自己必须立即做出决定,狄青与杨文广才好做安排。
看着郑朗的神情,杨文广说道:“若于桥子谷设伏兵,此战会取得大捷,立即会扭转西北低落的士气。不过会有风险。若仅在此处迎战,敌人若败,仅追数里地,风险减少,不会取得的胜果也会减少。”
对面敌人的情形,杨文广看得很清楚,体力消耗,而且这一犹豫不决,也无形使士气下降。仅是眼前的战役,宋军必胜!
难的是决择!
说完,用眼睛看着郑朗。
郑朗继续盯着敌人,心中在盘算。不是盘算敌人没有后军的,而是盘算敌人有后军会发生的种种情况。
若有后军,后军出自哪里?
横山西夏是不敢抽垩出太多兵龘力,一旦战事纠缠起来,宋朝援军到达,横山失守,将是西夏人的恶梦。
也不好说,如果无昊留下来一部分军队,那怕只有三万人,局势就会糜烂。
忽然想到了一个比喻,赌龘博。
任何军事家都不敢说百战百胜,但著名的军事家,能及时抓住更大的胜率发起战争。
但自己不是军事家,也不是赌龘博高手。
算概率?
怎么算?
狄青急切道:“郑知府,下命令。”
不能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