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久战准备,于前线修寨砦,一步步逼近西夏,西夏军出,守住寨砦,守城也是宋军的强项,西夏军队撤离,可以对西夏人进行反骚扰,就象高继隆那样,让西夏诸族在边境无法存身。然后再将寨砦往前逼近,一步步蚕食到横山与六盘山前。
这个办法很恶心人的。
也就是范仲淹的方策,不过范仲淹也没有做好。
但不能密布寨砦,只于交通要塞之处设寨砦,每隔不远,便有一处大寨做侧应。
再于前线坚壁清野。
无昊大军若攻,让他攻,只要有诸多大寨守护,给他胆子,也不敢孤军深入,否则弄不好,后路都给他切断。
范雍与李士彬之败,是消息不灵通,要广布斥候。选精悍士卒当作游骑,遍布于前线日夜查看,使敌寇不能奇兵来袭。
长久的中止榷务。
西夏与宋朝真正贸易,西夏很吃亏的,但西夏人没有钱,宋朝于是成了输入国。
战马无所谓,主要是私盐。
西夏青盐在宋朝很有名气,以前一斤可售六十多文钱,相当于最好的大米一斗,购买力三十多人齤民币。交战以来,涨到一百多文。
这些钱没有全部进入无昊的口袋,西夏也有私盐,甚至一些妇人为了财富,披马上阵,谋取私盐之利。还有运输的损耗,宋朝官吏将士的贪苛。但也是西夏重要的财政收入。
不但无昊指望青盐,西夏各部也指望青盐向宋朝换来各种物资。
只要连禁二十年,西夏将会不战自溃。
但如何禁,仅在前线不能杜绝的,必须下诏,任何百姓食西夏青盐者斩,走私青盐者法斩,全家充入岭南。
法虽苛,关系到国家,也必须苛。况且宋朝不是没有盐,收入也不需要西夏人来支撑,打贸易战,对宋朝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年无功,只要坚持十年,会见著效。
战马,赵祉前些时间下诏,征各种马匹。
骑兵少是宋朝的弊端,可是赵祯与诸多大臣忽视一个问题,想马匹不难的,可以从吐蕃与边境诸族购买,甚至从女真人手中购买。但有战马不行的,于何处饲养?宋朝缺少牧场,即便有,也无法放养大批战马。若放在剑南与河南等地,天气气候等原因,马匹久会变异,奔跑力下降。
骑兵数量够了就行,还得从步兵入手,休想指望立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头脑一定要冷静。
契丹。
想打岛国,要考虑另一个国家。这一世想打西夏,要考虑契丹。
历史惊人的相似。
软弱的外交政策,内斗,贫富分化,自欺欺人,甚至富裕度、道德、勇气与贪污的轻微不及宋朝。
契丹与老美也十分相似,是一个庞然大物,老美怕牺牲,契丹渐渐失去勇气。但不得不注意的,可以从海上继续支持女真人一批武器,如果没有记错,今年**真将会有一次反叛。一旦女真人屡次反叛,会对契丹进行牵制。
但不可让女真人真正强大,那么会是猛虎代替一只饱狼,危害很严重。
派斥候潜入契丹扬言契丹新皇帝软弱,前几年无昊将契丹皇帝的姐姐兴平公主囚禁虐待而死,契丹皇帝屁都不敢吭一声,用此嘲讽契丹皇帝,激起契丹民愤,减少契丹人与西夏朕手的紧密度。
只要做好这些,西夏不灭,也会衰落。
而且长时间的战争,会替国家磨练一批人才,若有可能,幽云十六州……
没有说。
但说了,关系到宋朝的千秋万代,赵祯不能心软,一旦复和,大势必去。
后来赵祯的求和,也不能说不对,主要方针政策不对头,和比战有利。
但求和,西夏人不是契丹,不讲信义,也不能指望真正会和平,本来河北已经驻扎大量士兵,西北再驻扎军队,与之侧应的是边军越强,京城军队也越多,宋朝会进入慢性自杀时代,顶多一两百年,一旦出现一个稍稍不做为的人君,国家必将灭亡。
最后说了火器,为什么新火药与相关的武器,没有出现在西北战场上?
用来野战不利,但这些武器利于守城。
想一想,即便是火药制成火药包,里面再放上铁钉,当作石头往下扔,威力也十分惊人的。
这个火药不是唐朝的火药,不是宋朝的火药,不是明朝的火药,威力已经相当于清朝初年了。提前将它释放出来,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吹干墨迹,打好火漆,交到李滋手中。
李滋又说道:“陛下让我问你,你是在延州好,还是在杭州好。”
一个是前方的用人,一个是后方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