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在路上(八)

第三百五十二章 在路上(八)

需要朝廷支援粮食。

郑朗将夏竦喊来,说的正是这第二种方案。

“前方在打仗。”夏竦迟疑地说。

“如果元昊攻到三白渠,那将会是一场灾难。”郑朗道。

前方打仗,后方建设,有什么相干的?

“钱帛啊。”

“你先派人查看查看,至于钱帛,再过一年,泾原路费用我会想办法解决。”

“你会想办法?”夏竦狐疑地问。虽然对郑朗印象不错,可郑朗还没有来泾原路,就先支取了三百万贯钱帛,押向渭州。在夏竦想来,是郑朗害怕了,怕他也向韩琦那样,向庞籍讨要物资钱帛没有要到,先将这些钱抓在手中。

“相信我。”

“好,我会安排人过去查看。”

“夏相公,务必要重视。与西夏人作战,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不仅比拼将士数量勇敢,还要比拼武器,后勤供给,粮草。一旦将粮食解决,更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行知,我会派人看的,你放心,但这件事不是我说了算,还要禀报朝廷,朝廷批准,才能作数。另外也要前线守得住,否则后方开渠,敌寇杀来,将会是一场灭绝性的事件。”

“不会,不求有功,但防守现在四路经略使不会出错。”包括他自己。顿了顿又说道:“还有,这件事可以写信给范仲淹,让他一道参与。”

说着使了一个眼色。

夏竦捏着鼻子,气苦的闷哼一声。

仅是夏竦一人提议,有可能朝廷不批准,还会引起一些弹劾,不要问有理没理,想要说你,胡说八道也可以。

拉范仲淹下水,他是君子党大哥,再加上郑朗,反对的人不会多,才能实施下去。而且范仲淹与韩琦不同,范仲淹肚量大,能容事,只要是为了国家,不会有其他不好的想法,一定会鼎力支持。

郑朗说道:“这才是战争。比行军作战,我朝也许不及贼寇,但比建设,比治理,比财富,敌寇远远不及我朝,用其长拼其短。”

“拼损耗。”

“正是。”

夏竦额首,这个方案颇合他心意,当然,也符合范仲淹的想法。

忽然外面一阵大笑。

一个魁梧的大汉走进来,夏竦替郑朗介绍道:“这位便是曹将军。”

“见过曹将军。”

“见过郑相公。”

“别称呼相公,每次听到,我感到浑身的不舒服,还是称呼郑知州。”

曹琮再次大笑。

三人重新坐下来,曹琮说道:“朝廷陆续的派出军队发往前方,我给你的军队乃是……”

懂的,此次征调的军队,除了一部分来自陕西本土外,还从河中河南与京城发过来大量的禁军,无论去向那一路,要从京兆府整编征调。曹琮做一些小小的手脚,不是难事。

“谢过曹将军,”郑朗拱手说道。

没有曹琮暗中相助,此次朝廷对泾原路也十分慎重,好水川一败,精兵强将全部牺牲,泾原路地势平坦,不易防守,所以此次朝廷派出的兵力泾原路最多,达到七万人,还不包括部分当地的弓箭手。

整体数量,军队并没有减少,但因为郑朗的进谏,增加了有编制的弓箭手。与原先弓箭手不同,这些弓箭手全部有编制,发放一些武器,给予一些津贴。

军事实力也比史上增加,当然,费用更增加。

对此郑朗无可奈何。

只能做到不能让定川砦之战的惨剧发生,否则对宋朝的打击,无法想像。

曹琮又问道:“郑知州,你认为范仲淹与韩琦谁的策略正确?”

郑朗不让他称呼相公,于是改口,毕竟才这点大,称喟相公,曹琮自己也感到憋口。

他不是问两人谁高谁低,而是问防守正确,或者进攻正确。

“曹将军认为谁的策略好?”

“元昊不可小视啊。”曹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这句话。

“当然不可小视,”郑朗笑了一笑。

好水川之战打得多漂亮?范仲淹与韩琦二人被元昊当成两只猴在耍。

郑朗心中隐隐有一个想法,不见后世诸家评论,是他自己的想法。元昊一开始作战,是为了树立各族的信心,而且不停的交战,相互之间产生血海深仇,各族会团结起来,对宋朝产生敌意。

郑朗用弓箭手做编制,性质差不多,杀,死了人,是西夏杀的,以后部族的族民就会恨元昊,不会夹在中间两面倒。

但元昊发起的进攻未免次数太多了,先是三川口,后是好水川,再者麟府二州,又到了定川砦。

这是有意利用漫长的边境,不断地寻找宋军的弱点,将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