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伊拉克风云 > 风云外传(六)之航空工业篇!

风云外传(六)之航空工业篇!

客机。中国之前非常缺乏开发客机的经验,一上来就开发干线大飞机,对于积累少力量薄弱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从支线客机开始,开发难度就要地很多了。

书友81猪头:

TO::将邪。1、往深里说,这其实涉及到今天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问题。保运十就一定得放弃歼十吗?我们的军工界传统思想里面,发展武器都是只要投入没有产出的。只有成飞在J-7出口上面才逐渐发现了投入和产出问题的关键。如果可以在保证运十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情况下,它的产出不但可以支持它本身继续良性发展,而且也可以有效支持包括歼十在内的其他项目的继续良性发展。

2、在歼十的发展方面。本猪根据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认为它既受益于SU-27的引进又受到了SU-27的冲击。以致歼十的技术指标不得不从以色列“雄狮”的水平提高到今天的水平。如果它能够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它应该也就是在80年代末以根据接近以色列“雄狮”的面貌出现。因此如果WS-6可以保下来并继续良性发展的话,至少不会比今天差。而时间应该可以缩短10年以上。

3、在本文中,如果超-7提前出现,很可能会直接冲击歼十的命运。作为用来更新数千架陈旧的歼六歼七战斗机的新型战斗机,有比较大技术继承和更加便宜的超-7在85年左右出现的话是很有可能的。这样以格斗空战为主的超-7系列和以超视距空战为主的J-8B系列就可以基本满足比较长时间内的需要了。而预警机,侦察机,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的出现则可以使它们以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来对抗外敌。

其效果肯定比上面我的(2)中提前出现的一个歼十要好。而后通过这争取的时间就可以依照目前的现实历史,发展出超过一般三代的歼10和歼11来。

书友QQZ:

TO:将邪。F-22伊拉克简化版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符合书中伊拉克90年代的技术实力的,其电子设备基本上都是法国血统,不会出现兼容的问题,至于机载无源相控阵雷达其实只是在APG-67雷达的基础上焕装无源相控阵发射、接受组件,技术上并无难度,书中伊拉克完全可以自己研发制造,至于伊拉克的技术积累,在设计F-22伊拉克简化版时书中当时的伊拉克已经参与超7、幻影2000/4000的设计制造,在技术积累上绝无问题。

同意81兄的意见,支持运10发展!运10是一个美好的梦,请不要打碎它!

书友将邪:

TO:81猪头,对于空军来说,选择运十就必然对歼十等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十年代的中国空军来说,迫在眉睫的是更新陈旧的战斗机群,而不是战略空运能力,预警机和加油机也都得排在战斗机后面。所以要空军来为运十买单的设想是不现实的。成飞在出口歼七上成绩斐然,但是这个首先得益于歼七的原型机MIG-21在第三世界打下的基础,其次歼七是一款中国研究多年,里里外外全都摸透的飞机,有这两个条件,自然容易卖。

运十不同,运十是一款全新的飞机,造出来容易,要卖出去就是两回事了。运十下马之前,总共用波音707的发动机飞了不到一百个小时,与之相比,运七试飞了一万八千小时才进入实际运营。没有完成试飞工作之前,不论是民航还是空军都有充分而且合理的理由拒绝购买运十。要完成试飞工作最起码也得五年时间,而且这五年里每一天都得往里扔大把的钞票。谁也没法保证这五年里不会出任何问题,不会出现任何延误。国产发动机的进度也很可能会拖后腿。

由于波音空客的垄断地位,以及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国产大型民航飞机很难打开国际市场,甚至很难进入国际航线运营。所以国产飞机必须立足于国内航线国内市场。支线客机研制难度较低风险小,航线适用性强灵活性好,对机场要求小,可以在各个二三线机场运营。相对而言更适合国内航线运营,更容易卖。中国航空工业可以通过支线客机来获取足够的盈利来自我造血,也可以通过支线客机来赢得乘客的信任。

和运十配套的是涡扇8。运十下马,技术层面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发动机拖后腿。中国一直将发动机视为飞机项目的附属。等飞机立项开始研制,才考虑发动机的研制。这种做法一天不改变,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就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如果超七提前出现,很可能会直接冲击歼十。但是超七难道不要花钱买的吗?超七也许会比歼十便宜很多,可是战斗力相应也会缩水。空军百分之九十九会用剩下的钱来买更多的战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