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中美关系破裂以后,美国技术封锁,于是中国又参考了俄罗斯的AL31F,最终研制出来。而F404,F110系列都是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当然技术消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然而,伊拉克的国际环境要好得多,当然,基础也差得多,需要耐心。
还有,“天山”目前是8吨级的,“秦岭”是10吨级的。是不正确的。“秦岭”是10吨级的不错,可是它的推力只有9000千牛多一点,推重比只有6.5.“天山”目前是8吨级也不错,可是已经接近定型,因为已经在飞豹上试飞一段时间了,而且不是按吨算的。实际推力达到的RD33的水平并且有一定超出,推重比达到7。5.所以比起秦岭好。另外,我是阎良的。西飞在这里 ,试飞院也在这里,第一研究院也在这里。
推重比始终是衡量一款发动机先进与否的重要依据,在最大推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安装了推重比高的发动机的战斗机拥有更强的机动能力。秦岭最大推力9K千牛,可是重量却接近2吨,同级别的M88,F404,仅仅一吨左右,差距明显。还有涡轮前温度,最大增压比,数字控制系统,涡轮和风扇的单晶叶片制造技术等重性能指标。现役第三代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在8左右,涡轮前温度在1700-1800之间,增压比也在30左右。曾经见过WP-6,WP-7的涡轮制造技术,惨不忍睹啊!
第四代发动机的推重比已经达到的10,运用了新的涡轮风扇制造技术,涡轮前温度超过2000,增压比超过35,F414和EJ200后续改进型将达到120千牛,推重比超过了10。
在苏联解体后可能进口SU-27系列的情况之下,拥有F110-GE-100系列等级的130千牛第三代大推力发动机很有必要,毕竟毛子AL-31F的1500小时寿命,500小时大修的性能很是让人担心。更不用说伊拉克众多战斗机的发动机更新换代计划,还有中国歼-10配套的发动机研制计划。所以斧头所说的研制新的大推,鄙人认为有必要,有需求,有市场。
强烈建议斧头用F110换F100!!!!!!!!
F100-PW-220出来时,F110-GE-100也已经定型,并且以前我已经说过,F110系列还是比F100系列性能好。F100-PW-220甚至比F100-PW-100推力下降,改进了寿命,可维护性,减小了故障间隔。而此时的F110-GE-100推力和F100-PW-100相当,寿命,可维护性,故障间隔,以及改进冗余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F100-PW-220的水平。
以至于F-14 的换发就用了F110-GE-100的改进型F110-GE-400.而且用F110的核心机还造出来了F404系列。
是否可以在引进吸收PW1120的基础上,适当引进F404(有F110,F100更好),吸收借鉴其先进的技术经验,毕竟最为F110,F404,CFM56的核心机比PW的核心机更好,尽快弄出自己的中推和大推涡扇发动机,不过在91年之前是不太可能了。以现有美伊关系,F404进口应该没有问题。
81猪头————现实派,观点:YY要适度,小刘要自强。
不要对WP83有过度的要求了。毕竟它是美感5、60年代的J52的改进型。拿来作为发动机和航空工业的奠基是很好的。但是提出其他的什么推比8.0、赶在太行以前出来的话可以成为航空发动机五强就太难为人了。作为航空工业之花的涡轮发动机有几个要素指标:1、压气机的压比(实际上涡扇的风扇也可以视为压气机的放大)。J52的12级压气机的压比设计潜力已经是极限了,要继续提高要么是增加压气机的级数(很有限),要么是重新设计压气机。
2、涡轮前温度。这个除了强制冷却设计外还和涡轮叶片的制造材料,加工工艺有关(什么粉末冶金啊、定向凝固、单晶高温铸造合金的。都是非常强调基础工业水平的。)。从这些方面考察WP83要达到那些要求的话,它的改动工作可能还超过了重新设计了。
F404虽然也是根据涡喷核心而设计出来的.但是这里的涡喷都是连续放气式涡喷,其实是涵道比很低(0.25)以下的涡扇,其外涵道气流主要用于冷却而不是增加推力。该系列原始型号是F101。不要简单的等同于普通的涡喷。另外,如果参考就可以的话,中国早就成为航发强国了。
“优秀的平台的基础上改进。”什么平台,M53系列?还是RB199,还是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