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这正月的大雪寓意着明年有个丰收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都在高兴欢呼雀跃。
庄户人家最希望的就是年年丰收,能填饱肚子家有余粮。
孩子们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也都跟着出来凑热闹,张宁看着白雪皑皑的一片,胸膛剧烈跳跃着。
深怕被打雪仗的雪波及到,张宁正要转身回屋避避,突然被一个不知道的东西砸中!
“呀……”
“哈哈哈……”
后面传来一道熟悉的笑声,一转头就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小小和李娜出现在了这边。
“好哇,你们两个坏蛋,等着。”
张明立马蹲下身子抓雪,捏成团反击。
“啊……”
三个女的一时间火光四射,激烈交战。
直到赵小妹的加入,张宁才扭转战局,一改颓势。
最后,以大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结束战局,几人都赶紧进屋烤火。
“你俩咋过这边儿了?不会是故意来打我的吧?”张明眯着眼盯着俩人佯装审问。
李娜和刘小小两人对视一眼,这才笑嘻嘻开口:“这不今天下雪,我俩出来溜达溜达,小孩子们打雪仗打的欢快的,正好瞅见宁姐你了。”
刘小小还冲着张宁挑眉,张宁烤鞋的手一顿,直起身子盯着俩人:“闹了半天,怪我出现的不是时候呗。”
“没有,没有。”
俩人忙一会又去安慰哄张宁,赵小妹在一旁捂嘴偷笑。
过一会儿,赵卫国提着衣服打湿的大娃二娃回来了,刘小小和李娜一见这情形,非常有眼力见的赶紧起身回去了。
赵小妹也没敢瞅两个娃求救的小眼神儿,说了一声儿,也麻溜的走了。
张宁赶紧给俩小家伙把湿了的棉衣、棉裤、棉鞋脱下来,用被子给把俩娃盖住,才问俩娃为啥湿成这样儿。
二娃瞅瞅爹又低着小脑袋抠手指头没说话,大娃低着你脑袋小声儿说:“对不起娘,俺们和人打雪仗,把新衣服都弄湿了。”
二娃也紧跟着说:“对不起娘,俺们玩儿的太开心,就给忘了。”
张宁还以为是有啥大事儿发生了,吓得一激灵,拍拍俩小家伙小脑袋瓜子:
“没事儿,衣服弄脏了可以洗,主要是怕你俩冻感冒了难受。”
赵卫国把俩娃衣服鞋子放了炕头和炉子跟前烤。
过后,张宁还捅了捅一脸严肃的男人,质问为啥生气了,结果换来的是赵卫国一脸的茫然。
“媳妇儿,我啥时候生气了?”
张宁朝正玩儿石子的俩小子努努嘴,瞅着还是一脸问号的男人:“哎呀,就是你提大娃二娃回来的时候。”
“没有啊,我就是怕儿子着凉了,着急弄回家,没生气啊!”
“真没生气?我咋看着一脸严肃呢。”
赵卫国无奈的摇头解释可能是因为,自己就没表情的时候,看着好像不高兴,其实就是单纯的没表情而已。
张宁这才作罢,怕赵卫国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就批评孩子,小孩子不懂可以好好讲的。
过完年,赵家兄弟三人又上山看看,能弄打到点猎物不,哥三个约好了,早早就出发上山了。
张宁领着大娃二娃在家看书学习,现在有了几位老人在家帮忙,俩娃看书学习也不用张宁一直看着了。
刚吃完早饭没多大一会儿,刘小小和李娜过来串门儿来了。
三人在屋里说说笑笑热闹的很,刘小小又提起了春耕的事儿。
“这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一个冬天过去了,这过完年,马上又要开始春耕。”
张宁想起原主之前春耕和秋收也必须下地劳动愁的慌:“可不是,到时候春耕也忙的很。”
三人说起这个又都有点犯愁,一时间屋里静的连掉根针都听的见。
张宁赶紧转移话题:“该来的总会来的,到时再说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等俩人走了,织毛衣的张宁也停下手上的动作,想想就愁,这到了春耕和秋收的时候,全村老小只要是能动的都得下地。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愁也没用。”
张宁摇摇脑袋,把脑中的乱绪甩掉。
晚上,赵卫国高高兴兴的给张宁展示今儿的成果,一只兔子一只野鸡。
俩娃两只小手紧紧捂着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