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余艘船看着规模宏大。
实则除过南洋水师七十三艘船之外,愿意跟随南洋水师参战的船只有一百一十五艘。
这一百多艘船里,有会全力跟随南洋水师作战的船有三成就已经顶天了。
加盟归加盟,但加盟了之前这银子还没挣到呢,卖什么命啊。
大明南洋公司的崛起对大明海上的商船来说,算是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靠山,而他们为了利益最大化,自然选择在这两个大靠山的缝隙之间游走。
七百多艘船汇聚于澎湖县,是因为他们要跑到吕宋挣钱。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管是郑成功本部以及后续招兵买马的消耗,还是在吕宋当地占领了土地掳掠缴获了什么,来来去去可都是钱啊。
同时,他们也是大明士绅探索海外吕宋之地的先遣军。
世家豪绅大族兼并土地乃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特色,吕宋若是拿下了,也得被大明兼并一下。
而大明南洋公司与郑成功所部大军在吕宋最艰巨的任务,其实也可以说是给隆武帝这个大地主弄到更多的土地。
台湾,则是一个开胃菜。
圣旨檄文一念,大神跳了,香烧了,再把三牲往海里一丢,大明南洋水师也正式划归大明海都司麾下,大明南洋公司所有的船只的所属权都成了海都司的。
南洋公司只有这些船的使用权,还得每年给海都司交租,且海都司若是征调,船只与船员都得无条件服从兵役。
左右手交换这么一倒腾过后。
以巨舰平远号为旗舰,中料宝船为主力战船组成的舰队出海,后面跟着三百多艘武装商船。
过了虎井屿之后,王承恩的望远镜里出现了大片的欧洲船。
“瞧瞧,又派使者过来了。”
双方船型大相径庭,自然不会认错。
更别说这些船已经在澎湖县周边绕了好些日子了。
郑成功就在边上站着,也举着望远镜:“先生有几分把握击败敌军舰队?”
这几年一直在岸上摸爬滚打,没见识过宝船和新式火炮以及诸多新式弹药的威力,此前郑家与荷兰人的对抗经验,让如今的郑成功觉得此战颇有几分凶险。
“十成!”
王承恩异常自信。
从站上平远号的那一刻开始,这自信就直冲大脑,把他这些年为奴为婢做阉人而积压在心底那些郁气全给冲散了。
就是自信。
说完就朝着后面伺候的大副道:“直接派小船去传信那使者船,告诉他们要么投降,要么就被平远号碾过去!”
梁羽举着望远镜亦是兴致勃勃。
他可没见过这场面。
今后怕是要在海上打拼个几年,这一上来就是宝贵的大规模海战场面,自然得全神贯注。
郑成功本来想提醒王承恩不能轻敌,但低头看过自己脚下平远号的甲板后就收回去了,只是开口道:“既如此,与敌船接战之时,铁人军百人队便任凭先生差遣。”
思维一时间没跟上前沿战术,以为等会儿可能会搞跳帮战。
想把才武装了六十人不到的铁人军拉上去看看实战效果。
可惜事与愿违。
风帆战列舰越多,形成建制并且战术运用得当的情况下,除非可以给机会,否则海战根本没有跳帮的机会。
荷兰的使者船被劝了回去。
为了自保,台湾岛上的荷兰人一边寻找援军,一边也找到了王承恩这里,希望和平解决问题。
可是这阵子交涉下来,威逼利诱不成,割地赔款也不成。
这次派来的使者连王承恩面都没见到就被赶了回来。
荷兰舰队一侧,一艘舰长五十多米的欧式风帆战列舰上,一身华丽海军戎装的荷兰驻台湾总督科内利斯收起了望远镜,站在船头和身边的诸多随从官员侧目对视过后,面色有些灰败。
“没有周旋的余地了.战争不可避免,但不是现在,让所有船调头吧,撤回大港,留下一支快船,但务必小心明人船队的突击船,被他们所使的链弹缠住就走不掉了。
再告诉那些西班牙人,如果马尼拉还不同意低价为热兰遮供应物资,那么我们向明人投降并缴纳供奉赋税,一样能保住一些公司的业务。
我们挡住了明人,他们也能找机会收复圣安娜城,把明人赶出菲律宾。”
平远号的
荷兰舰队本就不想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