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自主归化权,今年祭天的时候你们可以重归华夏,城堡会庇护你们帮助你们抵御西班牙人的侵袭,.我们还能教你们如何制作火枪,还有铁器”
只说火枪,印
他们手头是有极少量火枪的。
但全都是从西班牙人那儿抢过来的或贸易过来的,此外他们只掌握了制作勉强能用的劣质火药的方法,使得本就不靠谱的火枪在他们手中成了全靠信仰发射的武器。
每次使用前他们都得祈祷一番。
他们也不是没试过制作火枪,但连锻铁技术都没有掌握的他们要搞熔铸,还得熔铸出合格的枪管,还得有经验丰富的手工业匠人。
根本不可能造出来。
“真的!?”
“如果是真的,我们阿帕奇人愿意交!”
就当交学费了。
孙钦也不怕他们不同意。
更不怕火枪丢出去后这些印
枪与枪的差距如果不够大,城堡里还有炮,带来的炮不够,城堡里已经开始制作小口径的铸铁炮了。
只等这些首领答应交税然后把火枪学去,然后城堡就可以卖火枪部件以及优质火药铅子之类,再告诉他们可以派人过来用徭役抵税,或是抓奴隶来抵税也可以。
如此,城堡就可以变成石砖的了。
工人与农人也会更多,周边部落也会愈发依赖城堡。
依赖的久了,相处的久了,那就谁也离不开谁。
换了其他族类也一样。
慕强心理谁都有。
不管什么人,什么颜色什么模样,他们中最杰出的那一批总是知道什么是好的,可以学的,可以为自己所用的。
只不过这些杰出的人也必然受限于社会。
受限于他在这个社会所处的阶级。
所以老爱家在清末时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接触过,皇室成员也不乏把英语说的贼利索的,先进武器也是引进了一堆一堆。
但该是封建还是封建,该是部落还是部落。
只有团结起来彻底依附或被更高等的文明用更高级的社会理念团结起来,一些族类才有出头之日。
印
在华夏大地的众多尚且徘徊于中国边缘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且他们的处境相较于印
印
而他们不上不下。
有民族意识不愿意屈从于汉人王朝,有一点科技树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居住地盘踞,有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吃的死死的宗教传统统治世俗的老爷们把他们吃的死死的。
诸如黑旗大清的草原之上。
依旧有众多的蒙古人愿意给佛爷献身,拦都拦不住。
好在教化学习与同化都可以慢慢来。
黑旗大清主张‘五族大同’,宣传之后在北方也是起了些风浪的。
随后在朱由检授意之下,大明的文人士子们自然不能在包容性这一方面落后,大笔一挥,不只是五族,还将吕宋人与朝鲜人也纳入了‘大同’的行列。
大明这个汉人王朝社会上对待汉人之外的族类怎么样先不说,总之纸上不能输。
“我大明如今与那西方诸国在海上交战,也没禁止西夷在大明境内活动,我大明才是大同之中国!只没拿出来说!伪清却是给自己标榜上了!”
“驱逐台湾大员岛上的荷兰人,将吕宋人自西班牙人之手拯救出来,又改土归流避免土司官荼毒云贵川诸地百姓,反观清虏,将荷兰人抓去为奴为婢,更别说还有多少汉人惨遭奴役!”
“伪清国内大肆蓄奴却自诩大同天下?传出去整个世界都得笑掉大牙!”
来自大明的对抗浪潮异常汹涌。
没有人不喜欢标榜自己。
特别是还有对照,还是后手打脸,在同一领域给对手狠狠的来一巴掌。
毕竟在‘大同’这一方面,拥有诸多由异族人组成的番邦的大明自然有话语权。
而且大明人已经知道他们在文宣这一方面的能力了。
本来出口书籍就多。
报纸这读物必然会往外流。
文章不只是写给大明人自己看,也给北方的清虏看,给周边一众番邦乃至西夷看。
‘意林’在民智未开的情况下效果实打实的好。
更别说当下这十七世纪了。
以大明在东亚以及世界的影响力,宣传机器一开动,基本是一忽悠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