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轮回之门前。
一位仙子握住孟婆的双手,将一颗璀璨的星石偷偷塞给孟婆:“孟婆,汤太苦了,我能否少喝点?”
孟婆一见星石,两眼放出的贪婪目光令星石黯然失色,她旁若无人地将星石收入囊中,道:“仙子你随意,我这汤喝一口就见效。”
仙子抿了一口,又以袖捂住嘴巴,悄悄将孟婆汤吐出。
接着,她纵身一跃,入了人间。
……
十七年后。
五月的江南凌夜城,秦柔在街角寻了个摊位,可惜好久都无人问津,她困得直打瞌睡。
“驱邪捉妖,价钱公道……姑娘你能捉妖?”
有客人?秦柔赶紧睁开眼,摊前站着一位挎着菜篮的女子,她读着摊边幌子上的文字,面带忧虑之色。
秦柔立即起身热情招呼道:“当然能!贵府遇上什么事了?”
“我的孩子,最近跟一个奇怪的人来往密切,我担心那人是妖怪……”
秦柔听女子支支吾吾地说着家中的奇事,这时一个熟悉又刺耳的声音响起:“李家媳妇!”
秦柔瞥了一眼,附近摊位的王婶扭着屁股小跑着来了。
“王婶,你也在呐!”女子见到熟人,和对方打招呼。
“李家媳妇,捉妖之事关系到家宅安宁,怎么能随意托付呢!”王婶对着女子耳语,竟然以为秦柔听不见,“你不知道,这个丫头她自己就养妖怪,你还找她捉妖,这不是给家里招妖怪吗?”
秦柔在边上冷笑道:“王婶,你说话声再大些也无妨,反正我听得一清二楚呢!”
王婶吃瘪,若无其事地拍了拍李家媳妇。
她可不喜欢眼前这个红衣小姑娘了,才十七岁的少女,却牙尖嘴利的,根本不吃亏。
王婶不明白为何那么多年轻小伙求着娶她,莫看她长得漂亮,谁知道是不是妖怪变的。
秦柔也对王婶敬而远之。王婶在这条街摆摊多年,旁的不会,就爱跟年轻人摆架子。秦柔去年拒绝了她的说亲后,王婶就时常跑过来使绊子。
秦柔笑着和李家媳妇解释:“您别担心,妖怪有善恶之分,我养灵妖,正是为了捉妖。就好比您养了狸奴捉老鼠,一个道理。”
“是这样啊!我不太懂……”李家媳妇喃喃道。
“就算你会捉妖,哪里比得上江湖上鼎鼎大名的溪云山庄?”王婶面露鄙夷之色,又得意地对李家媳妇说,“我家那位在溪云山庄做工,你若要捉妖,我带你找他们。给你便宜些……”
秦柔连忙挽留:“您找溪云山庄捉妖少不了得十两银子,我只要一两……”
“开什么玩笑,一两银子能捉到妖?小孩子过家家呢!”王婶硬生生拉着李家媳妇走远了。
“若有需要,记得来芙临村找我!”秦柔对着她们的背影喊道。
腰上系着的竹筒猛烈地晃动起来,她拍了拍竹筒,无奈道:“知道你们饿了,别催,等会。”
秦柔瞥了一眼西斜的太阳,该收摊了。
不久后,秦柔随着人潮出了城,回到了芙临村。她流落街头多年,三年前终于在芙临村租了一间屋子,也算有了落脚之地。
村子靠近芙江渡口,来往人员众多。此刻,在城里做帮工的、在地里忙农活的乡亲们接二连三地回到家中。大人聊着天,小孩打闹着,好不热闹。
“女妖怪,离我家远一点!”路过一家门前,一个小娃娃双手叉腰,冲她嚷嚷。
“你乱说什么!”边上准备晚饭的孩子娘赶紧捂住小孩的嘴,“孩子小不懂事,姑娘别介意啊!”
秦柔看得出来孩子娘眼里对她的恐惧,生怕她对孩子做出什么事来。
她也无意理会这种小屁孩。街坊们对她,无非是厌恶里夹杂着些害怕,或者是害怕里掺杂着些厌恶。总之是不太友好。她不在意,他们顾忌她养的妖怪,不敢对她怎样。
回到屋内,身上的竹筒又晃动起来,“好啦,马上喂你们,急不可耐的,饿鬼投胎啊!”
她取下竹筒,从中拿出一卷竹简摊在桌上,闭眼捏诀,口中念念有词。
一只白色的蝴蝶翩翩而起,那蝴蝶却不似一般的蝴蝶,周身泛着光芒。这是一只灵蝶。它围绕着秦柔欢快地飞了好几圈,落在了秦柔的肩上。
而后,一只圆滚滚的红黄相间的小动物从竹简中钻出,嘭地一声长大成了老虎般大小,花色看着像虎,面目却与人脸相似,额头上有一道十字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