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重生之李治 > 第七十章 寒门崛起

第七十章 寒门崛起

回到长安后不久,李治就准备前往弘福寺,拜访玄奘大师。向玄奘大师表示感谢,感谢大师的救命之恩。武媚娘听说后,就希望和李治一起去,武媚娘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于是,李治和武媚娘一起前往了弘福寺。在弘福寺,李治见到了玄奘大师和道信大师。李治向玄奘大师表示过感谢后,道信大师表明身份,提出希望李治能够对佛教进行照顾。玄奘大师也希望李治能够支持佛教。李治同意了。

李治提出他将在长安建造一家书院,书院里设立佛教学院,书院免费招收年轻才俊,希望道信大师能够派遣佛教精英在佛教学院中任教。

李治又提出他将在长安为自己的母后——长孙皇后,建立大慈恩寺。希望玄奘大师能够出任大感恩寺主持。

道信大师、玄奘大师一听李治的提议,认为都是有利于提高佛教影响的,就爽快的同意了。

临别时,道信大师看着进入寺院后,一直虔诚恭敬的武媚娘说:“四年前,我云游蜀地利州,曾经见到过一位武姓女子,当时我向其母杨氏言‘此女有大佛缘,贵不可言。’今日见到贵人,觉得贵人和那女子有几分相似。不知贵人可否来自蜀地利州,母亲为前隋皇族杨达的女儿?”

武媚娘连忙回答:“弟子武媚娘,来自蜀地利州,杨达是我的外祖父。”

道信大师一听,明白了武媚娘确实是自己以前见到的那位女子,和前隋皇室有关系。于是,他将手中佛珠递给了武媚娘,说:“此佛珠是我师傅禅宗三祖僧璨之物,得到师傅和我两代人的加持,希望贵人能够接受,结一善缘。”

武媚娘接受拜谢。

李治和武媚娘离开后,玄奘大师问道信大师:“那串佛珠乃是僧璨大师遗留的为数不多的物品中,很重要的一件,为什么要赠送给武媚娘呢?”

道信大师回答:“我佛教的昌盛,就应在此女身上,此乃定数。此女已现,我佛教必将逐渐昌盛。:”

玄奘大师感到不可思议:“她?太子身边的一个女子?”

离开弘福寺,李治和武媚娘又去见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势力,一个潜在的势力。马周——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侍中,大唐宰相。

马周为人低调,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相争时,他谁都没帮。他是中立的,一直都是。他代表了一股势力——寒门。其他人不知道,可是李治却是知道寒门的势力有多强大。可以说,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到后世新中国建立,寒门都是朝廷政权的把持者。很多人,都要说不可能吧。可是如果你们知道寒门的另外一个名字,你们就会明白。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地主阶级。如今叫做寒门,是相对于各大豪族的。各大豪族相当于贵族,世袭罔替,只有科举考试开始,新兴的地主阶级,才逐渐走向政治舞台。

马周就是寒门的代表,他低调、中立,不是他不想去做些什么,而是因为朝堂中,寒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根本就没有参与博弈的资本。自从马周做官一来,他就大力扶持寒门子弟,按照历史的发展,恐怕他、李世民、各大豪族都没有想到寒门竟然能够成为那么大的一股政治势力。

为什么李治要拜访马周?一个是因为武媚娘,另一个是因为佛教。

武媚娘能坐上皇帝,并且做得安稳,是有很多势力支持的。

第一个就是:寒门,从许敬宗到狄仁杰,从娄世德到张柬之,他们都不属于各大豪族。武则天也是非常保护寒门权益的,表现之一就是重视科举,科举取士。

第二个就是:佛教。佛教和前隋杨家渊源颇深,隋文帝杨坚就是在般若寺中出生,被寺中比丘尼抚养,并由比丘尼起乳名为“那罗延”(即金刚不坏)。抚养十三年后,比丘尼对杨坚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不久,北周武帝灭佛,杨坚即位后,大兴佛法。杨坚崇佛,整个杨氏皇族也开始信奉佛教。武媚娘也是受其母亲影响,虔诚信佛。唐朝初,李渊、李世民崇尚道教,佛教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兴盛佛教,他们找到了信佛的武媚娘。双方一拍即合。佛教专门为武媚娘编撰了《大云经》,声称武媚娘是弥勒佛转世,并且在洛水中发现石碑,石碑上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宣称武媚娘当为天子,这是佛的旨意。武媚娘呢,则大建佛寺,厚待僧人,建造佛像,组织译经,并为经文作序。

第三个就是:大唐彪悍的女人们。她们支持武媚娘做天子。

寒门的崛起,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实行科举制度。为广大寒门提供了掌握国家权力的机会。

第二是豪门的衰落。不管是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