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有余看孟昭礼说完话就走了,嘴角含笑,“孟老爷,我今日便写信通知父亲、母亲。家中婚事,我自己可以做主。三日后,我会请媒人前来提亲,之后就是父亲和母亲前来姑苏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节。只是我家在赵国蓟州灵寿,路途遥远,孟老爷还要等些时日。”
孟百万高兴道:“这是自然,礼不可废。只要左丘道长如约提亲,我们两家的婚事就定了。”
孟朝东在一旁高兴的点头,小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再过三日,左丘道长就是我的未来妹婿了。”
左丘有余在孟府待了一会就出府了。左丘有余当天就送信回蓟州书院,这三日准备提亲的事情,请媒人、准备鸿雁、礼物等等。
三日后,左丘有余准时上孟府,带着媒人提亲。左丘有余提亲后,就在姑苏等待父母前来问名等后续事情。
端午节就在左丘有余准备提亲的时候过去了。孟昭礼遗憾没能和左丘有余一起看龙舟竞渡。
自从左丘有余提亲后,孟老爷、孟夫人已经认了左丘有余这个女婿。两人没有阻止孟昭礼出门见左丘有余。
一天,左丘有余和孟昭礼在城中闲逛。左丘有余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很像奚风扬。左丘有余上前一看,果然是奚风扬。
左丘有余高兴道:“风扬师弟,没想到你竟然来了姑苏?”
奚风扬看到左丘有余,“余师兄,好巧啊。你身边这位莫非是?”奚风扬看到左丘有余和孟昭礼同行。
左丘有余点头:“是,风扬师弟,介绍一下,这是我的未婚妻孟昭礼。昭礼,这是奚风扬,太乙书院天权宫弟子,是我的师弟。”
孟昭礼和奚风扬互相问好后。三人找了一家客栈聊天喝茶。
左丘有余先问:“风扬师弟,来姑苏多久了?”
奚风扬回道:“已经两天了。姑苏确实繁华,风光秀美。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啊。”
左丘有余:“风扬师弟说的不错。昭礼,不要拘束。太乙书院有七宫,弟子共二十一名,但是不是以宫论排名,而是以入门先后排的序。弟子幼时在正院读书,早已结下情谊,亲如一家。”
孟昭礼:“奚道长,可曾到过哪些地方?我从小生在姑苏,长在姑苏,除了周围县城,没出过远门。”
奚风扬放下茶杯说道:“我在赵国九阳城待了数日后,往北继续深入。北方冬天,落雪堆积,夜晚也如同白天。草原一望无边,辽阔无际,风光与三国不同……从草原回来,我又朝着西边去……最后我沿河而下,路过姑苏,想看一看,就进城了。”
孟昭礼和左丘有余听着奚风扬的讲述,仿佛自己也在草原上骑马飞驰。孟昭礼想象着画面,仿佛看到了飞雪、雪山、高山峡谷。
奚风扬说了很久,停下喝茶。
左丘有余:“风扬师弟,我们的路线不同,风景不同。但殊途同归,在姑苏相见真是幸运。”
奚风扬:“确实幸运,我们二十一名弟子,至今我也只遇到了你。为我们的重逢喝一杯茶。”
左丘有余:“好。”
孟昭礼看到左丘有余高兴的样子和平时相处很不一样,就知道二十一弟子的情谊不一般。孟昭礼突然想到成婚后,自己是要和左丘有余一起走,还是留在姑苏呢。嫣姐姐如今和魏道长四处游历,以后左丘有余会不会带着我一起游历。
左丘有余见孟昭礼突然皱眉,问道:“昭礼,可是觉得无聊。”
孟昭礼连忙回道:“没有没有,我只是想到嫣姐姐了。”
奚风扬在路上听到明玉师兄和若嫣师姐已经成婚,问左丘有余:“如今明玉师兄和若嫣师姐在姑苏,还是其他地方?”
左丘有余回道:“明玉师兄和若嫣师姐不在姑苏城内。”
孟昭礼说道:“四月,金将军出海捉拿海盗,押送回姑苏。嫣姐姐、魏道长和金将军一起出海,只是没有回来,想来是在远县附近吧。”
奚风扬突然问道:“余师兄何日成亲?”
左丘有余:“如今父母正在赶来姑苏的路上,算算时日,至少是五个月后成亲。”
奚风扬取出一对玉环,送给左丘有余。 “余师兄,这是送礼,是一对龙凤环。”
左丘有余接过,将凤环递给孟昭礼。孟昭礼放在手中欣赏片刻后收起。
左丘有余:“谢风扬师弟送的贺礼。”
孟昭礼:“谢奚道长。”
奚风扬摆手道:“不用这么客气。余师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