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风扬此时在一处山顶洞穴之中。奚风扬很幸运被人救了。
奚风扬跳下悬崖,撞到石柱,落在树杈之中。
卫辛夷刚好出来采药,路过树林,看到树下有血迹,一抬头看到了奚风扬的身影。
卫辛夷看奚风扬还有鼻息,将奚风扬带到了居住的山顶药谷之中。
卫辛夷是药谷弟子,已经筑基期,主要修习医药之术。卫辛夷的祖父母是修士古文林和卫南一。卫辛夷出生后,和卫南一长得一模一样。卫辛夷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父亲见卫辛夷的模样就让她随祖母姓。
卫辛夷从小喜欢花草。五岁时,卫辛夷跟着父亲逛街,路过药堂,喜欢上了草药的清香气。卫辛夷的父亲见状,告诉古文林和卫南一两人。卫南一见小孙女颇有资质,做主带卫辛夷去药谷拜师。
药谷是茅庐居士的隐居之所。药谷是茅庐居士取的名字。谷中有十几块药田,房子建成吴国姑苏园林的样子。药谷有镇谷阵法,没有茅庐居士的邀请,修士发现不能进入。药谷从外面看,只以为是一处山峰。
古文林和卫南一曾经在山中遇到过茅庐居士,三人相交多年。
古文林和卫南一带着卫辛夷来到药谷。
卫南一开门见山:“茅庐居士,这是我的小孙女,名叫卫辛夷。我带着孙女来此,为了给辛夷找个师父。”
茅庐居士见到卫南一身边的小女孩,就知道两人的来意。茅庐居士如今已经收了两个徒弟,一男一女,都是在外行走时收的。
茅庐居士笑道:“辛夷,好名字。辛夷花艳丽怡人,芳香淡雅。入药后,辛夷之辛温可走气,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通窍而上走于脑舍,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古文林问:“茅庐居士,可有意收徒?”
茅庐居士笑道:“我观卫辛夷资质上佳,就收下了。古道友和卫道友千里送徒,不胜感激。”
卫南一微笑着说:“茅庐居士能收辛夷为徒,是辛夷的福气。辛夷,这就是你的师父,往后就要居住在药谷之中,听从师父教诲。辛夷,快拜师吧。”
卫辛夷乖乖点头,声音带着稚童的娇憨:“师父在上,受徒儿三拜。”
卫辛夷乖乖磕了三个头。
卫辛夷知道祖父和祖母带着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师父。卫辛夷进入药谷后,觉得空气中淡淡的药草味道很好闻。
卫辛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药谷。卫辛夷看到茅庐居士,在祖母腿边悄悄看,觉得茅庐居士慈眉目善,身上有一股沉静自然的气息。
卫辛夷想起父亲说过的高人,想来这就是高人的样子吧。
卫辛夷成功拜师后,就留在了药谷。
古文林和卫南一预感到大限将至时,回到相遇时居住的洞府,来药谷看过一次卫辛夷。
那时,卫辛夷已经在药谷居住两年了。每年春节,茅庐居士会带着卫辛夷出药谷,去到卫辛夷的父母家。其他时间,都在药谷生活。
卫辛夷太小,茅庐居士没让卫辛夷一人出谷。每隔几个月,茅庐居士会带着其他两个徒弟和卫辛夷出药谷,寻药半天。
卫辛夷的日常就是看书识字,修炼。其他时间或是跟着师父茅庐居士整理草药,或是在药谷和师兄、师姐一起玩耍。卫辛夷觉得每天过得充实有趣。
元历三十年七月,卫辛夷跟着师父茅庐居士去太乙书院。宁致远道长传书茅庐居士,想在飞升前和茅庐居士再聚一次。
茅庐居士应邀前来,卫辛夷跟随。茅庐居士见卫辛夷一心沉醉医学,山中修士又少,想带着卫辛夷到太乙书院多认识一些同龄修士。
更深层的原因是,古文林和卫南一最后一次来药谷,特意叮嘱。
古文林:“茅庐居士,你修独道,我没意见。但是我的小孙女,辛夷可不能孤独终老。山中清苦,还是要有道侣相陪,才能隐居似神仙。辛夷成人礼后,可要带着辛夷出谷看看年轻有为的修士。”
卫南一在一旁赞同:“是,虽说缘分天定。我听闻太乙书院有二十一名弟子。茅庐居士,与宁致远道友有故交,如果去太乙书院,可带着辛夷同去。”
茅庐居士听着两人的话,:“古道友,卫道友,二位放心。辛夷是我的徒弟,我定会上心。宁致远道长修为深厚,我预估不出二十年,宁致远道长就会飞升,届时我要去太乙书院会故友,辛夷与我同去。”
卫南一听到茅庐居士的话放心了:“茅庐居士,辛夷就拜托茅庐居士照顾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