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到外的感觉舒坦。
2018年的环境也好,路边种的树木排列整齐,个头匀称,树与树之间还有花圃,即使初冬依然有花朵绽放。
最吸引他的还是跑在公路上的汽车。
这条路上的车比他在县城里看到的多,也更新颖好看,造型非常——高档、洋气。
又是一辆轿车从他身边开过去。
然后这辆轿车减速停下又给倒了回来。
车窗落下,露出前排坐着的一个戴着蛤蟆镜的汉子和一个姑娘,姑娘还亲昵的揽着汉子的胳膊,看年纪他觉得是兄妹。
汉子探头出来摘下了蛤蟆镜,杨建设忍不住往蛤蟆镜上多看了一眼。
他在县城里还有《电影画报》里看到过蛤蟆镜,城里人都把它叫麦克镜,因为前几年电视里播放了美帝国主义拍的一部电视剧,叫《大西洋底来的人》。
《大西洋底来的人》里头的主演叫麦克,他很喜欢戴蛤蟆镜,而且戴上后很帅气,现在城里的青年们热衷于戴蛤蟆镜便跟麦克有关。
杨建设也是个青年,他其实也想戴一副蛤蟆镜。
但这东西不便宜,他们县里只有百货大楼才有卖,最便宜的都要五块钱。
他买不起。
买得起也不太敢买,在他们渔村里戴蛤蟆镜有风险,因为这东西太酷了,容易被借、被抢甚至被打——一些盲流子青年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还酷。
另外,在老人、姑娘眼里戴这个不踏实、不正经,正经人谁戴蛤蟆镜?
他盯着汉子的蛤蟆镜看,而汉子则盯着他手里网兜看,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兄弟,你这两条大黄花哪里来的?”
来到个陌生的时空、陌生的地点,杨建设略有些紧张,便没有说话,只是举起网兜给汉子看了看。
汉子又盯着大黄花的鱼头、鱼鳍和鱼尾巴看了看,脸上笑意越发浓郁:“这是你在海里钓的?是两条野生家伙?”
杨建设疑惑了。
大黄花鱼肯定都是野生的,否则还能是养殖的?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能显得友好又合适,便还是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这时候汉子旁边座位上的姑娘坐直了身躯,好奇的看向杨建设问道:“帅哥,你是哑巴?”
杨建设挠挠头。
这个姑娘头发披散、脸雪白嘴唇通红,打扮的妖里妖气看起来不像个好人,不过很有眼力价,一眼看出他长得帅。
他不能让人误会自己是哑巴,便赶忙摇头说:“不是。”
见他开口。
开车的汉子更有兴趣了,问道:“这两条鱼你刚钓到?刚出水?”
杨建设合计了一下时间,说:“不是,出水得一个多钟头了。”
汉子点点头,问道:“你这鱼打算怎么处理?是准备自己吃还是卖掉?”
杨建设耿直的说道:“肯定是卖掉。”
大黄鱼有什么好吃的?
卖掉换钱去买大米白面和猪肉,这东西才好吃呢!
汉子顿时露出笑容,说道:“那真是缘分来了,你卖给我怎么样?价钱好商量。”
杨建设还未回答,旁边的姑娘拉了汉子一把娇滴滴的问:“哥,这真是野生大黄鱼?我看着怎么跟你渔场养的大黄鱼没什么区别?”
听着身边佳人的疑问,汉子起了卖弄的心思,说:“你外行人看起来一样,放内行人眼里区别很大,看鱼头鱼鳍和鱼尾巴,野生的和养殖的不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野生鱼头小而尖,养殖的看起来浮肿;野生鱼鳍和鱼尾都宽大有力,养殖的软塌塌的。”
“为什么?因为野生大黄鱼游动的多,要躲避天敌捕食、要自己捕食、要洄游,它们运动量大。”
“养殖的呢?就跟养殖的鸡一样,天天圈在个小地方不用动弹,所以它鱼鳍鱼尾巴没劲,这就叫用进废退。”
姑娘听的赞叹道:“哥你真有学问。”
汉子笑道:“其实分辨大黄鱼是野生还是养殖,有个最简单方法,就是看鱼鳔。”
“这鱼平时是深海鱼,要深潜要上浮,鱼鳔锻炼的肥厚结实,养殖的大黄鱼没有这些机会,鱼鳔轻飘飘的。”
姑娘说道:“这个可不好看,得剖开鱼肚子才能看到鱼鳔。”
“用不着。”汉子自信一笑。
他推开车门下来提了提腰带。
杨建设看着他身上笔挺的西服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