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杨家的杨建设……”
“二哥,我就是杨建设,哈哈。”杨建设大笑起来。
杨建峰是早上给他鸡蛋的杨家广的二儿子,他还有个大儿子叫杨建山。
两艘船靠近,杨建峰松了口气:“你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去?”
杨建设把准备好的说辞说出来:“今天渔获不好,就在海上多漂了一会。”
“再一个我去了一趟市里,耽误时间了。”
这话是实打实的。
今天确实渔获不好,今天他确实去了市里。
只不过他去的是2018年的市里。
杨建峰安慰他道:“老话说的好,海上打渔、十船九满还有一个空。”
“偶尔渔获不佳也没啥,该回家得回家,晚上在海里多危险啊!”
同船的还有队里一个叫杨大宝的青年,说道:“建设哥,你去市里干啥?”
杨建设说道:“哦,碰到一艘小船动力出问题了,我拖他去了市里。”
“正好这船是机关的,他们单位有大锅饭,给我弄了些饭和菜。”
“我寻思着这正好,昨天给我爹发灵,我还没有请你们吃酒席,现在我这里有米有菜了,正好招待你们过来吃一顿。”
杨大宝欣喜:“好啊,有肉吗?”
“你手上有肉,啃你的手去。”杨建峰给他肩膀拍了一下子,“支书对咱队里多好,按照戏文里说的,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咱们帮他送灵这不是应该的吗?”
杨大宝嘿嘿笑道:“是,支书还是咱小杨家的族长哩,是应该的,不过我不是从八月十五以后就没吃过肉吗?嘴馋了。”
杨建峰也嘴馋。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在八月十五都没吃上肉。
当时家里割了一斤半猪肉,熬完猪油剩下不到八两,老人孩子一分就没了。
但他为人沉稳不贪嘴,便终止了这话题说:“行了行了,你知道给支书送灵是咱应该干的就行了。”
“走,赶紧回去,队里人担心坏了!”
两艘船一前一后的开回去,码头上有好几个猩红的点在闪烁。
有人在抽着烟袋、烟斗和旱烟等待他们。
杨家广在其中。
他们看到杨建设后先是欣喜然后埋怨他怎么夜间独自一人冒险留在海上。
杨建设又把说过的理由说了一遍,然后邀请几个叔伯大爷明天早上到自己家里喝早酒。
杨家广看着他提留着一个个的塑料袋都沉甸甸的,为他感到高兴,但还是板着脸:
“别瞎浪费,请什么酒?乱来!你爹要是还在,肯定批评你这是铺张浪费!”
“人家给你米给你菜,你就存起来,以后过日子慢慢吃……”
“慢慢吃不行。”杨建设无奈的打开塑料袋给他看,“大伯,这是人家食堂做好的大锅饭,你们明天必须过来,这东西留不住!”
杨大宝用手电一照看到了里面的大肥肉,顿时乐了:“这好,那明天帮你消灭它们!”
几个长辈没法拒绝,便笑骂杨大宝好吃懒做。
下了码头就是大队委办公室和晒场,办公室门口的灯亮着,队里的会计杨学文在捏着粉笔往墙壁黑板的格子里填写今天队集体收到的渔获量。
他看见杨建设回来便停下铅笔问道:“建设回来了?没事吧?”
杨建设痛快的说:“没事,哥,我就是今天去了一趟市里耽误了时间。”
“建设哥救了市里一个干部,人家送他好些大米饭和猪肉。”杨大宝迫不及待的说道。
杨家广瞪了他一眼:“你就知道吃!”
他看着黑板上面的格子问道:“学文,这个供货表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家空着了?”
杨学文苦笑道:“队里什么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杨建设沉默的点点头。
生产队现在情况很不好。
杨家所在地是一片山地,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们靠着山也靠着海,可是要想吃饱饭还是不容易。
缺粮食!
整个生产队能种粮食的土地没有五十亩,还都是沙土地,种点红薯土豆西瓜的行,种小麦玉米小米的收成会很差。
所以渔民要吃饱肚子,只能向着大海索取。
以前生产队实行的是大集体制度,全队社员集体摇橹撒网、集体种田采果,一切收成交于集体,由集体出售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