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 > 8.分析形势,当前要务

8.分析形势,当前要务

夜幕下的小杨家,尤其孤寂冷清。

到了晚上为了省蜡烛、省煤油,多数人家便早早睡下了。

本就不多的老房里只有几扇窗户零零散散的冒出点光芒。

生产队的梧桐树、杨树、大柳树落叶稀稀拉拉,风一吹,树枝剧烈摇晃,将为数不多的树叶又甩下一些。

杨建设抬头。

透过梧桐树的树枝看着天上的月牙,缺月挂疏桐,人气寥寥。

这让他忍不住的感慨道:“以前从报纸上学社论,学到个词叫‘世事无常’,还挺不理解的。”

“现在看了咱队里的发展有了切身体会,我感觉咱队里的日子就像一首被人打断的渔歌,刚刚还唱的高亢起劲,突然没了声音、戛然而止!”

杨家广跟着叹气:“谁说不是这样?以前咱队里到了这时候带鱼汛要开始了,那是真好真热闹。”

“供销社和回购站都来抢购带鱼,咱大队委前这个小晒场就成了渔货交易场,当时咱队里卖鱼,其他队里也来卖鱼,一天一天的人来人往。”

杨学文也放下粉笔插入话题:“刚改革开放那会还是这样。”

“各队的渔民肩挑手提的,清明以后是鲅鱼,进了腊月是带鱼,一筐又一筐的堆积,人声鼎沸啊。”

“这两年完蛋了,特别是大包干以后,当年人来人往现在散了踪影,回购站收了旗供销社歇了鼓,冷清了呀!”

说着说着他抱怨起来:“外队人不来也就罢了,咱本队人还往外走。”

“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现在好了,咱杨家子孙嫌弃咱杨家日子穷,纷纷跑出去了。”

“我听说建兵、建成他们几户还想要连家搬出去,这不是没良心吗?”

杨建峰插嘴道:“话不该这么说,建兵家咱都知道……”

“老二你别说话,你听就行了。”杨家广挥手制止了儿子的开口。

杨建峰很激动:“爹,我不能不说,我……”

“你什么你?”杨家广蹙起了浓眉。

渔家人有力气又粗鲁,父辈管教子辈都是信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爹娘打大的,这导致他们对父亲充满畏惧感。

于是杨家广要发火,杨建峰就噤若寒蝉。

不过杨家广倒是没有真发火,杨学文的话让他陷入沉思,便习惯性准备抽一袋烟。

他是个老烟枪,有一根烟斗,用了多年依然温润光亮且没有很浓的油质感,结实不开裂。

他们这代人年轻时候崇拜斯大林同志,都学着搞了根烟斗叼在嘴上。

像是杨家兴也有这么一根家伙,跟杨家广手中这支是‘兄弟’烟斗,是破四旧那会一位省城下放来改造学习的老木匠用一张明清老椅子的椅子腿雕琢而成分给他们的。

此时他便掏出自己的烟斗塞了点烟丝进去准备抽一口。

随手一塞,烟丝有点多,他又仔细的抠出一点来。

看着他叼起烟斗,杨洪文摸了摸口袋说:“我带着洋火,大伯,我给你点上。”

烟丝点燃。

烟雾萦绕。

然后他问杨建设:“建设,你咋看这个事?”

杨建设沉吟一下,说道:“我咋看?”

“哦,我觉得队里人出去讨生活是能理解的,咱渔家人摇橹撒网潜水,一年到头不少受苦,可到了年底老人孩子吃不上猪肉、添不上新衣裳,谁能遭得住?”

“社论上说,穷则思变,既然政策允许咱出去上工赚钱,那就出去好了。”

他刚去2018年,要打听的消息太多,而且为了避免惹人生疑他还不敢随便打听。

所以他现在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还不是很清楚。

但有一点能确定。

国家对老百姓、对市场的管控会越来越松,日后国内有的是资本家,老百姓中好些做了打工人——

队里社员现在出海去给人家远洋渔船打工和未来沙伟等人给工头打工性质一样。

杨学文没想到他这么说,便愣了一下:“建设你怎么会这么想?这跟老支书的想法可不一样啊。”

作为队里会计,杨学文是个安贫乐道的人,这也是队里人让他去管钱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坚持着说道:“咱队里穷,外队就不穷啦?要我说,咱黄中湾这个地方老根子就穷,已经穷到了骨头里。”

“想这个、想那个,去这里、去那里,还不如父子爷们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