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急忙说:“你瞎说,你那是半饱?你都撑得要吐了!”
“你说你多大的孩子,那上供大馒头自己吃一个半——你爷爷当时都怕你撑死!”
杨建光扒拉着饭,默默的点头。
杨建设说:“你妈说的对,馒头这东西不能多吃,因为你吃完了容易口渴得喝水。”
“如果你吃馒头多了把胃给塞满了,再喝水的话,馒头吸水膨胀,这样会撑坏人的!”
羔子问道:“那吃香肠吃撑了不要紧吗?”
杨建设愣住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小子懂的还不少!
陈桂叶笑了起来,帮他解围:“你队长爷就是那么说,不是真要撑着你。”
她看杨建设碗快空了,说:“队长,我再给你来一碗,你不嫌弃我家吃的差就行。”
杨建设抹抹嘴:“这差什么?你煮的很好吃。”
趁着陈桂叶帮他打饭,他又换了个话题:“今天我听羔子说,你家前两天丢了一毛钱?”
陈桂叶叹了口气:“嗯,不知道怎么丢了一毛钱。”
羔子委屈的说:“妈我真没拿,我不偷钱。”
陈桂叶赶忙说:“妈知道妈知道,不过那钱都是压箱底钱,按理说没动过,也不知道怎么给没了。”
杨建设问道:“这钱是你结婚时候娘家给你压箱底的钱吗?”
陈桂叶点点头。
听到这话杨建设来了兴趣,问道:“你是哪年结婚的来着?”
陈桂叶说:“67年8月结婚,当时还不够年龄,哈哈,现在国家都提倡晚婚晚育,那时候咱农村还都忙着早点结婚呢。”
“我结婚是17岁,法律规定是18岁才行,所以当时也没登记。”
杨建设猜测道:“这些压箱底钱,是你娘家从信用社给你现取的?”
陈桂叶说:“对,肯定是现取的,咱们不都是用新票子当压箱底的钱吗?”
杨建设一拍桌子激动的问:“那当时你压箱底是多少钱?还有一毛的吗?”
陈桂叶说:“有,我娘家穷,给我一块钱压箱底钱,为了好看、为了显得钱包厚实,就全用了一毛钱,嘿嘿。”
她看出杨建设情绪亢奋,便疑惑的问:“怎么了?”
杨建设说道:“你家那一毛钱没丢,是夹在票证里一起交给我了!”
“而且那个一毛钱很有用,怎么说呢,就是它比较少,我这次拿过去给领导的时候,领导看到很高兴,特意要走了,为此还多给了咱十斤、咳咳,一百斤面粉!”
他本想说给了十斤面粉,但考虑一下背绿水印的价值,十斤面粉太坑人了,还是说一百斤面粉吧。
说一百斤面粉是他觉得最合适的结果,说更多就有点吓人了。
实际上这已经很吓人了,老汉陈建光吃惊的问道:“因为一毛钱,人家多给一百斤面粉?这是咋回事?照顾咱穷农民?”
陈桂叶见识太少,她也听不懂杨建设的话,便茫然的问:“啥意思?那钱太少,所以领导喜欢?所以多给咱面粉?”
“可一毛钱怎么会少呢?谁家不得有个几张、十几张的一毛钱?”
杨建设笑道:“我给你讲不通,你知不知道咱们国家的钱是一版一版印制的?”
“不同年份印制的不同版次的钱,它图案其实有很细小的差异。”
“现在有些人呀,就喜欢收集这种钱,他们能看出这些钱的差异,然后收集起来。”
“收集这东西干啥?以前旧社会的时候我听说有钱人收集古董,没听说过收集毛票的。”杨建光说。
提起这事杨建设还郁闷呢。
2018年的人真怪,不收藏古董文物了,他们竟然收藏人民币?
不过他觉得这也正常,前些年破四旧,文物古董都成了破烂,而人民币呢?这是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国家的信用。
爱国的人肯定收集人民币,不会收集文物古董!
在这方面,2018年的人让他深感钦佩,大家生活水平高了,也更爱国了!
杨建设就拿这话来解释:“古董是四旧,领导们哪看得上?他们都是爱国爱党的好干部,就喜欢收藏人民币。”
“他们收藏可不是贪污,是一个版本收藏一张,这样收藏起一整套来,见证咱们共和国的成长!”
杨建光听的连连点头:“那么我家还有十九张!”
杨建设一拍桌子说:“一千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