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摇头叹道:“哪有这样的理?便是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溶小子成婚,她们两个虽也嫁了个人物,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想必是……”
黛玉心中也是一凛,方才想起当初新婚次日拜见北静太妃时未见两位大姑子,她开口相询,却只得一句“路途遥远,来玩不便,日后再见”,当日虽觉得诧异,却也不曾多问。之后,到底也未曾得到一句信儿,那两位大姑子的面也未曾见得。
太后还欲再说,却张口嗫喏了一回,终道:“这事儿我也不便开口,有机会你婆婆与溶儿自会与你说的。”黛玉只觉一时摸不着头脑,太后今儿是唱哪一出呢?只是她这样说了,黛玉也不好多说什么,便道:“是。”
一时太后又道:“害口可还严重么?”黛玉腼腆一笑,道:“倒还好,只是早起之时反应厉害些,偶尔也有些头晕。其余也都罢了。”太后点头笑道:“这便好,你好生养着。外面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别去管,有什么事只管告诉溶儿和你婆婆。再不然就来告诉我也成,只别存在心里。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只管让人做去。到时给溶儿生个健健康康的孩儿,男女都好,我们都是欢喜的。”
黛玉面上通红,低着头道谢。太后看她羞赧的样儿,便笑了:“你这孩子,都是快做母亲的人了,怎的还这么害臊?”黛玉越发不敢抬头,只低头不语罢了。
一时又说了一回话,黛玉便觉有些疲累,太后早已看见,便命宫女好生送黛玉回去。黛玉也不推辞,道谢告辞出来。
晴雯雪雁等见她出来,方如释重负,忙谢过宫女,而后上来扶了黛玉出去。
一路之上黛玉犹自思索,她此时方知自己初嫁入府中之时的怪异之感来自何处了。可不是这个么——两位即便是身为王爷的亲弟弟大婚也不出面的大姑子,还有这北静王府凋零的人丁。她林氏一族也就罢了,相较于荣宁二府贾氏一族,那每年祭祀之时是何等的热闹,这北静王府是何等的单薄?大家氏族素来讲究的是人丁兴旺,偏他们府中是清静如斯。
黛玉一时又回想起那日暖香一事,太妃的态度似乎是过度了些。心下几个回转,已是约略猜到了几分。这太妃当初只怕就是一个凤姐吧。
不多时已回转至王府了。黛玉掩了心思进了门,便有丫头媳妇迎了上来禀说太妃已经回来了。黛玉便搭了丫头的手去太妃房中。太妃见了她,听说是太后请了她进宫去说话,也很是欢喜,不一回便命黛玉回房歇息。不须赘言。
第十三回
因今年八月初三是贾母八旬之庆,阖府上下皆商议了大庆一番,议定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止,荣宁二府齐开筵宴,款待宾客。从七月上旬起,上门送礼者络绎不绝,宫中也有赏赐下来。凤姐这些时日以来,身子已好了许多,里外理事忙碌不断,可今次到底不比从前,每日上下忙碌也觉得吃力了些,她自上次小产之后便不敢逞强,便与贾母王夫人商议了,仍让李纨探春二人帮衬,方才好了。
这日忙碌了一回扶了平儿的手回至房中,才吃了点子燕窝粥,便见贾琏进来了,见了凤姐,道:“今儿可是好些了么?我瞧着面色倒是比昨儿好了些。”凤姐叹道:“不过是挣命罢了。”贾琏笑道:“怎么你也说起这样的话来了?”凤姐冷笑一声,道:“我可说错什么了,咱们在这里累死累活可挣着什么了?陪了钱财名声面子不说,里外还落了个不是。你瞧瞧现在这里的人,哪个不想吃了我的?”说罢眼圈红了。
贾琏“嗐”了一声,道:“罢了罢了,都是我的不是,外面这样乱,你好不容易偷空歇一歇,还招你生这样的气。”凤姐听他这般说,倒是将那灰败之心略减了几分,道:“你这会子进来做什么?莫不是又有饥荒了?”贾琏道:“没事,不过进来喘口气罢了。”接过平儿递过的茶,一口喝了,道:“一个个都是上赶着来奉承的,竟比去年还多了好些。我竟是糊涂了。”
平儿冷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二爷可忘了如今的北静王妃么?”
贾琏一愣,笑道:“如今的人也太会折腾了,我说呢,怎么好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送了礼来,又都是些人参灵芝燕窝的补品,原来是为了这一出。这歪倒是转的深。”
凤姐叹道:“都是势利之人,有什么趣儿?平儿,你亲自去看着把那些礼登记造册。”贾琏看她凝重的样自,笑道:“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你又不是今日才当家的,竟这样大惊小怪起来。”凤姐道:“如今哪里比得了往日?”贾琏看她一眼,心中倒是了然,也不言语了。那边平儿答应着,伺候了凤姐漱口毕,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