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一个女娃娃,但是身份在这里。
而且,人家还说了,万玉苗是丫鬟的身份,是调查出来的。
“回知府大人,小的也不知道家中是否有一个叫万玉苗的丫鬟,家中事务也都是交于家中管家和夫人二人一同管理。”唐国安如实地说道。
“那就把这二人叫过来问问呗。”
徐知府皱眉,没有立即应下,因为这是万平县的案子,可案子当中的人是府城人氏,所以这案子肯定是需要他这位知府大人配合的。
可问题的关键是,他对于此案也是一点都不知情。
“陶大人,不知这位丫鬟,所告何事?”
“拖欠月俸。”
这理由。
唐国安还很担心来着,原来只是这个理由,可这个丫鬟是如何离开唐家,还告官,拖欠月俸。
本来还放松下来的心情又紧张起来。
“那就传唤唐家管家和夫人过堂一叙。”
徐知府愿意卖这位特别的县令大人一个面子,他知道一个道理,做什么官,都不如做一个简在帝心的官。
何况是这位如此特殊,一眼就不会让人疏忽的官员。
能让一个小女娃娃成为县令的,这么不合理的事情,只有放在皇上身上才是最合理的。
所以能卖个好,就卖个好。
很快,唐家的管家和夫人都到来。
他们还很奇怪,知道自家老爷去了衙门,怎么现在还要传唤他们呢。
“见过知府大人。”
“请你们来,不为别的,就问你们,你们唐家可有一个叫万玉苗的丫鬟。”
“不曾有过。”唐窦氏立即否定。
“你确定?”
“是的,民妇确定。”唐窦氏心惊,知府大人是从何处听来万玉苗的名字。
“唐夫人作为一家的夫人,那么多丫鬟,未必每个名字都记得那么清楚吧。”陶安安这时候开口。
唐窦氏皱眉看向陶安安。
“不知这位是……”
“万平县县令。”
唐窦氏惊讶,立马就给陶安安行礼。
“回这位大人,因为这家中之事都是由我打理,所以家里有没有这位名叫万玉苗的丫鬟,还是清楚的。”唐窦氏虽然心里有些慌张,但是面上不显。
“这就和本官调查的不一样了,传人证。”
徐知府表示,要不我下面的位置给你坐?
“陶大人,你有人证是吗?”
陶安安反应过来,笑道:“是的,没有人证的话,不是显得我童言无忌了嘛。”
童言无忌,用得真好。
徐知府命令道:“传人证。”
唐国安悄悄和自己夫人对视了一眼,多年夫妻,还是有些心灵感应的。
唐国安顿感不妙。
怎么感觉,这位小县令大人是冲着他们唐家来的。
本来就很奇怪,一县的父母官,放着自己治下的百姓不管,就来府城待了那么长时间。
人证上来,是个麻衣老者。
“小的南马村村长,见过知府大老爷。”这个村长被人找过来的时候,还是很惊慌的。
“知府大人,这个万玉苗正是南马村人氏,你可问这位村长,是不是如此?”
其实也不用问,徐知府直接命令自己的主簿,将户籍卷宗拿出来一查,果然在南马村的户籍卷宗当中找到了万玉苗的名字。
“确实有这人,那村长,本官问你,你可知万玉苗去了唐家,做了唐家的丫鬟?”徐知府问道。
村长回道:“是啊,玉苗多好的一个孩子,只是上天见不得她这般好一样,先是早年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奶奶可以依靠,后来奶奶也死了,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想的,就把自己卖给了唐家,做了唐家丫鬟。”
矛盾的地方出现了,那就必然是有一个人说谎。
徐知府还是相信村长说的话,一来这样的百姓一看就很朴素,而且他的话一查便知真假。
“你所说的唐家,是府城的唐家?”
“是啊,就是老爷叫唐国安的唐家啊,不知道大人问起玉苗那孩子,是那孩子出了什么事吗?”村长还是担心万玉苗的。
因为那个孩子每次见到自己都是甜甜的喊自己一声村长爷爷,人长得漂亮,手上也勤快。村长敢说,许多村里的小伙子都对这个孩子动心过。
只是没想到,她会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