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晒到屋里时。
李姜小心翼翼的推开门,探出头来观望。
很好,李奶奶不在院子里。
睡前他爹交代她了,惹不起李奶奶还躲不起吗?
就当是君子不跟小人斗了。
她跑到田里找李擎。
到了却发现人不在。
问了问村里的人才知道。
原来李擎跟爹娘一大早的被村长叫去了。
她爹见她睡得天昏地暗,想了想还是没吵醒她。
“李姜,快来跟我们一起玩呀!”
大牛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招呼着她。
李姜摆摆手,没有兴致玩闹。
兀自在村口边的大石头上坐下。
听说村长和爹娘是去小河村了。
估计是昨夜的事情还没完。
不过确实没完。
昨晚村民散去之后衙役在小河村又奔忙了两个时辰才把张元正藏在库房里的粮食全都搬走。
累坏了小河村仅有的三头拉车的牛。
一番拷打之后,张元正全都招了。
叫他屯粮食的人是谁,又卖给那几位商人。
这些都清清楚楚。
师爷原以为解决了粮食问题就不用再离开县城了。
事实证明他想的还是太简单。
张元正供出来的商人其中就有当今的皇商。
事关国家利益,赵文忠又坐不住了。
李姜想了想回家去了,谁知道爹娘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还未到正午,人就回来了。
还带回了不少县太爷赏赐的东西。
回村时不少村民都看见了。
“守财,这都是县太爷赏给你的?”
一个婶子看着衙役抬着的两匹布,眼里满是艳羡。
村里买得起一整匹布的就有少数几个大户人家。
李老爷子死后,守财家里很快就一穷二白。
不少人都说守财一家子指定翻不了身了。
谁知这才多久。
守财居然得了县太爷的赏识。
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他们怎么就没这个福气呢。
想到这,说这话的婶子不由的眼红起来。
李母看着婶子的神情,顿时明白了什么。
“婶子你在啊,那赶快回家里取个布袋子,县太爷为了补偿咱们李家村,特地拿了一百斤米粮分发给咱们,村长已经带着衙役去祠堂了,你也快去吧,不然可就排不到了。”
婶子听到这话,“哟”了一声:“真的假的?”
李母笑道:“你看,我们身后不是跟着拉米的牛车,这么多米怎么可能是只给我们一家的?”
婶子顺着李母的话望去。
只见村口后边的小路上慢悠悠出现两架牛车,上面满载着货物。
“诶呦,还真是!”
婶子手一拍,乐了。
“多谢守财媳妇,那我可先到祠堂去了,你们慢走。”
村口可有不少人,听到这话各个惊喜的跑回了家拿了袋子就赶去祠堂排队。
有些个上道的并没急着走。
而是跟守财道了声谢,又说了不少好话。
毕竟他们这次得到赏赐还是沾了守财一家的光。
“爹,娘,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姜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母手上的篮子。
直觉告诉她,里面一定有好吃的!
这时李擎背着手从李母身边走过。似乎还瞥了眼蹦蹦跳跳的李姜。
李姜顿时放弃了篮子,转身奔向李擎。
她拦住李擎的手臂:“大兄,你也跟着去啦,他们说什么了。”
表面上,李姜昂着脑袋忽闪的大眼盯着李擎的脸。
却没人知道。
李姜的视线总在李擎的后颈徘徊。
她想起老头说的话。
只要往后颈轻轻一按就可以了……
真的吗?
要是被李擎察觉了可怎么办。
这老头会不会不靠谱?
小小的人朝李擎靠过来。
李擎下意识躲闪,没想到偏被李姜抓了个正着。
“你干什么?”
李擎皱起眉头,正要推开李姜的手。
结果他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守财,你侄子跟你女儿关系还挺亲,哪像我们家。”
开口的原来是赵文忠留在小河村办事的那个幕僚。
这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