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多少粮食都行!
就说咱们蒙山郡仓律,规定的是每人每亩地可以购入五斤粮种,卖多少就看家里有几亩田地了。”
李姜点点头。
“那就奇怪了,我们走来的时候,就很少看见种地的农夫,这是为什么?”
按理说不应该。
乌疆府有河流,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除了冬天冷一点之外几乎没有缺点。
到了这他们没有刻意避开人群,当然也路过了几个村庄。
农民开垦的田地确实有不少。
但是很多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上却杂草丛生。
看到这些没开荒的土地,李四当时就大喊荒谬!
放在李家村,这样肥沃的土地早就种满粮食了,怎么可能放着长草?
要不是没落下户。
队伍里的庄稼汉都要随便找块地方翻地了。
哨兵解释:“你说这个呀,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北疆人少。”
六七年前还征了兵,家家户户都有男丁随军。
这样就导致了种田的劳动力不够,很多农田就这样荒废下来了。
不过除此之外,北疆的百姓还放牧,养得一手好牛羊。
农业和畜牧业双管齐下,养活了整个北疆。
李姜听了北疆的往事,七七八八的了解了当下的情况。
虽然有被北狄打进来的风险。
但总的来说,乌疆府算得上是个好地方。
而且这儿离京城还远,有镇北大将军坐镇,兵乱和北狄入侵的事就十有八九不会发生。
初到北疆,即使还没见过镇北大将军。
光是从陌生人的嘴里听到的些许光荣事迹。
李姜就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战神起了崇敬之心。
哨兵知道李姜的亲人在为落户的事奔波。
他唏嘘道:“落户的事你也别担心,要不是县里的千户不在,这事怎么也轮不到县太爷做主。”
什么叫军民府?
就是府州里的大小事宜,百姓都喜欢找当兵的解决。
久而久之,文官出身的县太爷渐渐被百姓忽视。
当官的在本地人身上感受不到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于是就去针对没有依靠的外来人。
正好李姜就是这样的外来人。
还有个千户?
李姜疑惑:“这个千户能帮我们解决落户的事?他不在蒙山郡吗,那什么时候回来?”
哨兵点点头。
千户所的头儿叫王猛,人如其名,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