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姑姑将元儿带到太子妃面前, 太子妃隔着帘幕看向跪在地上的元儿道:"我早先听闻太孙提起过你, 就一直想见你一面。听说你一直以来无父无母, 一个人在寺中生活,但你为何会进宫当宫女呢?"
元儿低头回道:"回太子妃的话,是因为半年前寺中失火,师太因此过世,附近的大娘看奴婢四处流浪,甚是可怜。 才推荐我来参选宫女。"闻言, 太子妃和苏姑姑眼里流露出着心疼。
太子妃在心里责怪自己,原来自己的女儿受了这么多苦。放在腿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衣服问:"那你会感到孤单吗, 你无父无母,孤身一人住在深山中,难道你不会埋怨你的亲生父母吗?" 太子妃说完,眼睛湿润 声音有些颤抖。
元儿不解太子妃把自己叫过来说这些是为什么,只能回答道:“打从一开始,奴婢就是孑然一身, 所以不晓得孤单和思念为何物,因此我也从未埋怨过他们。”听完太子妃已经快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颤抖地声音让她靠过来。
元儿看着太子妃在帘幕后朦胧的身影,向苏姑姑询问。苏姑姑点头示意她可以上前,又将帘幕揭起。元儿走上前跪好。
太子妃瞥见她耳后的疤,再也抑制不住眼泪,那是她的女儿因为那晚留下疤痕,她别过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元儿很疑惑但又不敢深究。就这样平静的过了一段时间,转眼便到了端午。 元儿特意去求了太孙希望他能让自己出宫一日,太孙欣然应允。
元儿顺利出宫, 便见郑霖已早早等在外面。两人走近相视一笑。
走在街上, 两边到处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路上到处都是人还有表演杂技的人。 两个人在表演杂技处看了会儿。
元儿看向郑霖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在看到自己望向他后害羞的别开眼, 少年之间的感情渐渐升温。元儿看到好看的簪子就照着镜子欣赏, 而郑霖则一直笑着看向她。
两人来到一处郊外,郑霖伸手拉过元儿的手,两人互相搀扶着走过一条由一块块石头铺成的小桥。
天色渐暗,水滩上放满了许愿的河灯。元儿和郑霖贴上自己的心愿 ,将河灯放入水中。
在送元儿回宫的路上两人谈论着初次相遇的事,经过元儿的讲述,郑霖恍然大悟:"原来是太孙殿下借的书啊。”
"对,我说想读读看,他就欣然答应了。"
"真是让我讶异呢,不管是将书欣然相借的太孙殿下,还是想读那种书的你。"郑霖道。
元儿坦然道:“坦白讲,我会想读那本书,都是因为某个人。”
郑霖好奇问:"那个人是谁?"元儿想了想告诉他这是秘密。听到这个的郑霖心里不是滋味,道:"我从今天起又多了一个目标, 我要堂堂正正地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然后随侍在太孙殿下身边, 我要成为他的人。”
元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郑霖回答:"他想必是相当优秀吧, 今天你能出来不也是仰赖他的帮助吗,咱们能这样见面,仔细一想, 都是托太孙殿下的福,我想报答他。"听到他的话的元儿笑了笑。
"你笑什么?我是认真的,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理由, 太孙能就这样欣然答应你的要求,想必他一定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将来也一定会成为 一个爱民如子的君主。”
从皇宫内出来的郑锡祖,突然看见儿子和一个女子走在一起。待到看清女子的长相,大吃一惊。
元儿和郑霖道别, 从郑锡祖身边经过时,他更加确定了她长得跟太孙一模一样。他向儿子走去,“爹, 您放衙了吗。”
郑锡祖严肃地问:“这个时间你怎么会在这里?”郑霖想向父亲解释, 但郑锡祖又问道。"她是谁?"郑霖看向不远处排队登记入宫的元儿道:“其实她是我上次功臣宴时在宫里结识的女孩。”
"所以她是宫女吗。"郑锡祖也看向元儿,又想起今天在皇宫里值巡时,看见太子妃身边的苏姑姑带着一名小宫女进了东宫。回忆起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更怀疑这个宫女就是当年太子妃诞下的双生子之一,他立即将这件事告诉萧国公。
元儿回到住处,回忆着今天发生的点点滴滴,脸上洋溢着幸福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