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又流泪一步一步挣来的。
当年的起义军有不少都消失在时间里,韩家能到今天也不可谓不是相当幸运的。
韩家祖辈一直以来只到望山寺祭拜和供奉,也是希望后辈不忘前人之风,为国家,为苍生有所付出。
纪氏讲完抿了口茶水,下座的瑜橙姐妹很显然是沉浸在故事里了。
瑜遥年纪稍长些,对这份感情更有感触,现在正用手帕轻拭泪水。
瑜橙也是眼眶红红,她终于了解了为什么韩家的少爷选择读书入仕却还要天天抽时间习武。
当年竹姨娘就因为韩清博练武受伤到右手写不了字而找到韩通海和纪氏哭求,想停一旬习武课。
结果韩通海知道此事后没给纪氏或者竹姨娘任何反应时间,他直接把韩清博带到南郊大营里生活了八个月。
还留下一句韩氏男儿不能做那等软弱之事,当校习先祖之风。
那时候瑜橙都觉得竹姨娘的眼泪能把府里给淹了。
当然,八个月后清博也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右手恢复的也差不多了。
不过刚回来的韩清博跟个异邦人似的,那时候正值酷暑,那晒得是真的黑呀!
他本人倒是觉得蛮好,据他说在营里认识了好多义气兄弟们,常常互通有无,逢年过节还不少礼物往来。
纪氏顺便给他辟了几间屋子用作他的私库,他年纪不小也该学会料理身边事了。
说到底他们不管韩通海是怎么想的,最重要的是韩清博在前程未定的时候韩通海让他在军营露脸,京里得知此事的人都认为这算他老父亲给他提前铺路了。
纪氏跟姐妹俩说,当时就有好多媒人上门说要为韩清博说亲呢。
让韩通海和韩老太太全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