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远程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名字虽然还叫火箭弹,其实远程攻击数百公里外的目标,圆概率误差和战术地对地导弹差不多。
但是一发几十万的采购价,空军微微一笑,又能如何呢?
空军一枚复合制导的近距离格斗导弹,都要二三十万一枚。
中远距离的空对空导弹,就没有低于百万的。
像专门用于远距离攻击的巡航导弹、打击地下固定目标的钻地导弹、打击通信雷达等目标的反辐射导弹……
这些基本都是一发出去,一套房子就没了。
既然是要全面备战,要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岂能有机无弹、有机没油?
各种先进弹药和航空油料的战略储备,都能花掉不少钱。
不过……
空军的豪横,也就只是相对于陆军罢了。
即便他们两大军种疯狂买买买,其实加起来也就顶多再多花一万亿。
另外。
堪称国之柱石的导弹军,再多建几个基地、多买一些导弹,多准备一些‘东丰快递’。
战略支援军再多发射一些侦查和通信卫星,多弄些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等设施设备。
这两个小军种,加一起也顶多再花两千亿。
如此一来。
一个挺尴尬的新问题出现了。
比原计划多出了四万亿,结果五大军种却只能再多花两万两千亿。
那么……
还剩下一万八千亿,怎么办?
倒不是真花不出去。
真要是铁了心花,再多造几支航母战斗群、多造几千架先进战机,就不愁花不完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算你想疯狂花钱,军工企业的产能也根本不允许。
订单给多了,生产跟不上,钱不也相当于没花出去吗?
更何况,原本计划用三万亿全面备战的,现在已经各种翻倍、各种追加,把总预算拉到了五万两千亿。
这么多钱,已经足够让五大军种的实力迅猛飙升,绝对稳居蓝星第一宝座了,何必还多花呢?
不过……
只要想花钱,办法绝对还是有的。
既然要全面备战,那么部队的训练强度要提高、次数要增加。
那么就不仅要考虑训练开销,还要适当提高军人们的伙食标准。
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味道和营养都要跟得上。
而退役老兵、伤残军人、烈士家属等等,他们的待遇自然也可以适当再提高一些,绝不能让英雄流血还流泪。
另外。
在先进武器装备、高端前沿技术等研发方面,自然也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
华夏目前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很多地方的核聚变发电站已经陆续投产。
也正是因为有了核聚变发电站,有了极为充足、廉价又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才不至于像以前那样,闹电荒就拉闸限电,导致工业产能下滑。
而打破了能源瓶颈,自然就很有必要,在航天领域加大科研力度,让华夏文明尽快走向太空。
因而很有必要,开始研制以核聚变为能源供应的空间站、太空飞船、外星基地市等等。
蓝星的大气层内,依然还有不少火山灰沉积,直接导致光照不足,地表温度持续下降,蓝星已经犹如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不管这末世之中,到底还有多少危机和灾难,也不管火山灰什么时候才能沉降、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为了炎黄子孙能繁衍下去,为了华夏文明能代代相传,想办法开发利用外太空,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万一蓝星地表的环境持续恶劣,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动不动就零下几十度的寒潮肆虐、狂风暴雪。
到时候,人类要么深入地下,要么走向外太空。
现在开始多招募科研人员、多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加紧科研攻关,实施太空计划,也是未雨绸缪。
最后。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战争从来不会按部就班,也不会一切如人所愿。
即便现在的计划,做得似乎特别好,考虑的很全面了。
但真当战争爆发后,也总会冒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所以留个几千亿也好,既能还充当战争经费,也能当应急资金。
比如要突然扩招新兵,要抚恤伤亡,要应急采购,也不至于没钱,还要花时间、走流程找全国议会申请经费。
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