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养了两天,李卫的身体好了些,嗓子也能说话了,他在这两天了解到这户人家只剩下一个老太太的原因。
这家人本来也是和谐美满的一家,老太太一生只生养了一子,儿子娶妻后又诞下一女,一家人如珠如玉的养着小姑娘,儿子儿媳两口子齐心合力在镇上做工了,一年收入不愁吃喝,也算是村中的小康人家,可谁知年初的时候孩子跟爷爷一起去镇上去给她爹娘送饭,回来的路上就莫名走丢了,老爷子一直对自己弄丢孩子这件事耿耿于怀,积郁成疾,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儿子儿媳也为了找回女儿每日四处奔波,散尽家财,可还是没有一星半点孩子的消息,孩子娘在前两月撑不住重病走了,只剩下老太太和儿子两人,现在儿子在镇上一边做活赡养老母,一边打听女儿的消息。
李卫本是李大的侍卫队长,李大的本名也不叫李大,叫宋正清,乃是靖宁镇新上任的县令,这一路遭到了许多伏击,为了安全着想才化名李大,没成想在柳脂山竟又遇到了妖怪。
宋正清一行人在路上听到了不少孩童丢失的传闻,本就是为了探查此事才星夜兼程,紧赶慢赶的到靖宁镇这边,发现越靠近丢失孩童的传闻越多,再加上这山附近的妖孽和县令的瞒报,很难不让人多想。
也不知道大人他们是否有安全的到靖宁镇内,思及此处,李卫当即决定要拼上一把将消息传出去,他也了解到孟甜也是要往靖宁镇去,经过这两天的相处,他感觉得到这姑娘不是什么坏人,不然也不会冒着危险救他一个陌生男人了。
他现在还无法独自行动,只好隐瞒了一些细节,只拜托孟甜去镇上之后能顺手帮他找人,不过他也没报太多期望,毕竟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而且现在还不清楚大人和小六他们是否已经到了镇子上,现在的处境是否平安。
孟甜果然答应了,更让李卫惊喜的事是这家老太太的儿子二柱昨天回来了,回来时还问老太太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身上的带着令牌,浑身伤重的男人,说镇上有几个人说他们兄弟进山打猎的时候失踪了,他们在找。
李卫赶紧跟二柱打听,确定是李小六放出来的消息之后喜不自胜,当即借来了二柱家以前给他女儿准备习字用的笔墨给李小六写了一封信,又拜托二柱送去李小六那里,二柱本就只是短暂的回来将工钱交给老母,李卫拜托他传信给的报酬又多,有了这报酬他就能修间好屋子给娘住了,还能拜托更多人去找女儿,他当即出发去镇上,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
此刻信传到了李小六手上,他感动得几乎要落泪。
在镇上这几天真的太煎熬了,他们一边查探儿童走失,一边打听李卫的消息,又不敢太明目张胆,毕竟现在靖宁镇还是柳县令做主,大人还没正式上任,一切都只能暗地里进行。
还有就是对兄弟的担心,毕竟他们和大人从小一起长大,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同事之情,已经互相认为对方是亲兄弟了。
“大人,我们现在要怎么做?”李小六急切的看着李大,他们这两天在镇上查儿童走失,发现这件事可能跟镇上大户和柳县令有关,镇上偶尔有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半夜赶路的时候好像有在柳脂山附近看到过王府的管家,又有人说不是王府的管家是县令的小厮,不过这些话他们不敢明着说,只敢暗地里当八卦讲。
最开始的时候李大是没有觉得柳脂山和儿童走失有什么关联的,毕竟王老爷在镇上百姓眼里都是大善人,柳县令在大家眼中也是为民请命两袖清风的好父母官,他虽是来接任的县令,也并不想随意猜疑自己的前辈,可是他前几日想起以前上学时读过的一本书上记载过‘古时有妖孽为提升修为,大修邪法,每月需食童男童女数人’。
再想起他们来镇上时路过柳脂山被莫名出现的树枝攻击,和镇上偶然会有的在柳脂山附近看到过王府管家和县令小厮的传言,还有数个无辜孩童的失踪,很难让人不把这一切联想到一起。
他在信中也看到了李卫写的关于二柱家女儿丢失的事情,沉吟片刻,李大当即道:“小六,你现在立刻去二柱家里将我的上任文书带来”说完他有想起什么道:“对了,你带些银子拿去给二柱”
“是!”李小六奉命立刻带了银子出去,他强压着喜悦,带二柱到无人处将一袋碎银递给他,压低声音道:“好兄弟,谢谢你,这些银子你拿去给家中老娘修缮下房屋,你们家的事我大哥已经清楚了,你放心,你姑娘的事儿我们会帮你留意的,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欸!欸!”二柱左右看了看,赶紧将碎银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