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赵桓一挥手。
“都起来吧!”
“谢陛下万岁!”
等二人行完礼后,赵桓想起了一件事,问凌振。
“凌振,你此前告诉朕,这突火枪的是你和你的一个朋友一起发明的,朕让你去把你的朋友请来,人来了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点,赵桓是很清楚的。
在任何时代,推动科技进步的,都是与之相关的技术人才。
有宋一朝,科学家也是不少。
比如说已经过世的沈括。
他绝对是华夏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科学家。
一部《梦溪笔谈》,涉猎甚广。
不仅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也包括天文地理学,也涉及到了军事经济学。
可谓是“华夏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因为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限制。
与科技相关的东西很难发展起来。
再加上这个时代,工匠的地位极其低下,也是得不到朝廷的重视。
也很难将一些本应该利用起来的实用性技术完全利用起来。
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一些局限性。
而这,也是赵桓要改革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赵桓来讲。
只要是人才,不管身份地位高低如何,都得合理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任何一名技术人才。
凌振见天子还记得这件事,心下惊喜,连忙回禀。
“启奏陛下,臣的那位朋友已经在军器监任职,臣可随时让其来拜见陛下!”
赵桓点了点头。
“走吧,先去看看你们军器监最新研制出来的新型兵器!”
“陛下,里面请!”
邱华见状,连忙侧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随后,赵桓带着人进了军器监。
很快的,赵桓再一次来到了军器监最核心的那座院子里。
在院子中央,摆放着一个桌子。
看着桌子上的两样东西。
赵桓眼神一亮,着实意外。
“这两样东西,还真被军器监给弄出来了,真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