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年的雪灾,一年的战争,这次开恩科的院试是京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着的,各赌坊甚至还开了盘,赌哪家的公子能拔得头筹。
其中楚王长孙萧子桐的名气是最大的,其次就是新丞相的长子,也是当今国舅爷的宁浩然,人气也很旺,下注的很多。
但真当科举成绩公布时,大家都傻了眼。
院试的案首被一个无名小辈给夺走了,萧子桐第二,宁浩然屈居第三。
秦墨的名号似乎一夜之间打响,而这几日,淮南王府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本来一个小小的院试,并不会引来一些高官的关注,只不过秦墨的身份不同,他是郡主的养子,是淮南王府的小公子,自然有不少人,冲着他舅舅的名号过来探访贺喜。
对此,苏安安没有多理会,整日在教导巴锐和巴琳医术。
秦墨也没有多理会,本来在房间里安安静静的读书,却被萧子桐带着棋盘闯了进来,大有要和他大战一场的气势。
秦墨皱了皱眉,正在研究学问上的事,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愿跟他下棋。
萧子桐也不恼,坐在一旁等他。
等着等着,他好奇的凑过来,“你在研究什么?我们可以一起研究。”
秦墨看了看他,没有拒绝,把面前的书给他看了,说出自己的疑点。
好巧不巧,这些问题萧子桐曾经问过先生,刚好给秦墨解答了。
他分析之后,秦墨恍然大悟,看萧子桐的眼神中带着一些敬佩,瞬间让萧子桐仰起了头,觉得自己能够在某一方面学的比秦墨好,有一些骄傲。
于是也没有特别在意下棋了,与秦墨共同讨论了一些学识上的问题,从古至今谈天论地。
谈着谈着,萧子桐发现对一些事,秦墨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
两个小少年从午时谈到了夜间,萧子桐对秦墨也越发的钦佩赞赏。
到了晚膳的时间,苏安安过来敲门,看着两个仍旧在辩论的小少年笑了笑,等他们辩论完才过去,问道,“二位大人,先去用膳怎么样?”
萧子桐的肚子很配合的叫了一声。
少年瞬间红了脸。
苏安安笑道,“萧公子也留下来一起吃吧!”
萧子桐看看她,又看了看秦墨,在秦墨点头之后才应了下来,“有劳了”
“添一副碗筷的事!”
苏安安带着两个小少年到了正厅,一大家子的人都聚在一起,如今人多了一些,算上柳家姐弟,再算上何琪,巴锐和巴琳,偶尔王爷大人也会带着沈君婉过来,要分成两个大桌子才能坐得下。
萧子桐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一家人,他自幼接受的教育就是食不言寝不语,安安静静的吃饭,安安静静的离开。
而这里不同,大家都会笑着聊聊天,说说今天发生的事,还会互相夹菜,气氛很好。
他垂下头,夹了一口面前的鱼吃,瞬间瞪大了眼。
从来没有吃过这般鲜嫩的鱼肉,入口即化,却又回味无穷,带着一股独特的甘甜,一点也不腥。
萧子桐特意多看了几眼,这鱼有成人手臂大小,只是最简单的蒸煮了一下,却格外的好吃。
他没控制住,多吃了好几口。
感觉浑身都暖洋洋的,刚才与秦墨辩论时嗓子都有些难受了,吃了鱼之后立刻就好了。
萧子桐想起祖母是很喜欢吃鱼的,她现在身体又不好,如果吃到这么好吃的鱼,一定也会开心的。
吃过晚膳后,他先是跟苏安安道谢,又提出了请求。
想带一些鱼回去。
苏安安愣了愣,随后笑道,“自然可以,我让何琪再重新做一份给你带回去。”
萧子桐再次道谢。
最后毫不客气的从淮南王府拎了个食盒回去。
回到楚王府时,他兴致勃勃的去给楚王妃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