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
产地。
这是一种天然属性的格局。
萧云前世那个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富的分配,就是围绕着产地和运输来的。
比如一些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巨大的财富,往往都是因为它们身处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他们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拿到原材料,制作出成品之后,更具性价比,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这样会让绝大部分人变得相对富有起来。
何为相对富有?就是做着同样一份工作,享受差不多的消费程度,却要比其他地区的人赚的多!
交通是主旋律。
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曾经长江流域的人都相对富裕,不仅仅是因为长江水域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水运交通要比陆运便宜太多太多。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现在这个世界,也是很多人都懂。
但懂又能怎么样?
他们无力解决!
牛马就摆在那里,永远是不够用的。
如今萧云的自行车,却一下子转变了这种运输格局。
只要有路,就能运。
人比马便宜!
虽然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
牛的命就是要比人命值钱,这在这个世界是铁律一样。
至于萧云想要弄出自行车来,有这种想法,并且付诸实际,就是因为橡胶树的发现。
这种参天树木,在北魏并不讨喜,因为有它们生长的地方,其他的林中作物就会生长的很差。
这种树看起来很高,但木质却不是太好。
做家具的话,会变形。
就算是坐地板,做席子,也会因为木质的关系而“掉渣”。
很烦躁。
用它来盖房子就更不行了。
它自己就会倒!
但这对萧云来说,却是最好最好的宝贝!
橡胶的使用其实没有那么的困难。
什么硫化法之类,在秦国萧家工坊内,说不定还有机会实行,毕竟有那套酿酒的设备,还有机会。
可在这里,那是绝无可能。
所以会让橡胶在弹性,耐用性,可塑性,等等需求之上,都会处在一种很差的程度。
但也足够了!
最原始的橡胶制品,并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那么多化学材料。
只需要将树割个口子,让橡胶汁液流出来。
承装在固定的容器中。
萧云选择的是一个他自己割出来的槽子,细长一条,正好用来做轮胎。
倒入橡胶的时候,先倒一部分,然后往里面添加动物毛发。
顺着放。
等融入其中,再倒,再放。
一层一层,让毛发和橡胶汁液彻底融合在一起。
然后就等它半干定型。
随后放在太阳下面去暴晒,让它的水分消失就行。
在水分彻底消失之前,对它进行压制。
让它整个变得更细密一些,更紧实一些。
但终究是工艺所限,这样做出来的橡胶……掉渣!
可那又怎么样?
总比木头强的多,也比皮子强得多!
虽然中间并没有中空,冲上空气,弄出内压什么的,不会向前世那种正常的轮胎那么好用。
但足够了。
很足够了!
这里的人,可以忍受那种颠簸,那种吃力,也可以忍受不那么防滑。
只要有一定的弹性,缓解震动,有一定的耐磨性,防止颠簸的太厉害,把整个车身给弄散架,中间加上毛发,增加韧性,让它不至于那么容易就断裂,能够用上一段时间,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完完全全的足够了!
轮子的问题解决了,轮毂的问题却真的把萧云给难的够呛。
现在的技术,他虽然有办法弄出金属辐条来,但……复制性就太差了!他一个人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一副,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
连带着价格,那恐怕没什么人买得起,只能他自己用。
这样做出来,除了给自己增添一件玩具之外,还能有什么意义?
所以轮子他还是选择了木头。
就像是马车的车轮一样,不过要稍微细一些,车轮也薄一些,减轻了几乎七成的重量。
但即便是这样,那轮子看起来也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