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老大除掉王允吕布的这个初平三年(192),曹老大也取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四月,青州黄巾军百余万人向兖州进击,攻下任城(济宁),大破前来镇压的官军,斩兖州刺史刘岱。
刺史刘岱被杀,衮州无人主事,上下一片恐慌,人人自危。
东郡太守府。
陈宫谏言:“此时正是入主衮州的最好时机,孟德切勿坐失良机。”
“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戏志才等谋士也力劝曹老大入主衮州。
与曹老大素来友善的济北相鲍信,亲自登门极力推荐,于是曹老大半推半就,在夏侯渊夏侯淳曹洪等兄弟的拥簇下,出任了衮州牧。
曹老大入主兖州,立即与鲍信联军堵击青州黄巾于寿张。
两军展开激战,奈何此刻的黄巾军都是百战精兵,曹老大和鲍信联军初战不利。
鲍信被阵斩。
在这危急时刻,曹老大发挥出了他身为枭雄的一面。
曹老大身先士卒,慷慨激昂的激励手下小弟,在戏志才荀彧等的谋划下,终于一举将黄巾军击溃。
黄巾军投降。
曹老大获得黄巾军精锐降卒三十余万,另有家眷百余万。
曹老大挑选黄巾军精锐,由手下大将夏侯淳夏侯渊曹仁统帅,号称‘青州兵’。
青州兵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黄巾军的百战精锐,一经整编就可以投入到战争中,对曹老大稳定衮州,开疆扩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荀彧的建议下,曹老大还学习了青州黄巾军“且战且耕”的做法,把黄巾军裹挟的百余万人口,及其携带的耕牛农具,进行屯田。
这使得曹老大得到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
“报主公,长安来信!”
看了密信,曹老大召集了戏志才、荀彧和陈宫商议。
戏志才说道:“主公,董卓近来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这前后的变化,简直判若两人。”
陈宫笑道:“信中也提到了关于蝉夫人的传说,根据他们收集的信息来看,董卓发生变化,正是从王允府中接走貂蝉开始。”
曹老大摇头道:“鬼神之说不可信,董卓以前本就是一代人杰,恍然醒悟也是有的,只是这样的董卓,绝对不会是咱们愿意见到的!”
荀彧说道:“之前不管董卓如何祸害,凭借着他的昏聩和残暴,总归蹦跶不了多久。可如今的董卓,让人感到害怕。”
曹老大举着信问道:“对于信中所言,你们以为如何?”
“举大义,再行清君侧,非主公莫属。”
————
河北,公孙瓒和袁绍的大战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两军对垒。
公孙瓒举剑:“袁军兵少,出击!”
公孙瓒以两万步兵排列成方阵,左、右两翼各自配备骑兵五千多人,向袁绍军发起进攻。
袁军不敌,且战且退。
就在公孙瓒眼见胜利即将到手,忍不住挥令旗,他最精锐的骑兵出击。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白马义从杀出,袁军溃败,其中一位青年将领,勇猛异常,格外显眼。
白马义从,猛追不已,誓必要斩杀袁绍。
结果中了袁老大账下大将麴(qu)义的埋伏。
麴义率领的精兵,布强弩于两侧,一阵猛射,致使白马义从损失惨重,更连累大将严纲被生擒,随即被袁老大斩首。
趁你病要你命!
麴义乘胜追击,追至界桥,公孙瓒率兵反击。
再次败于麴义之手。
最终公孙瓒败退至蓟县固守。
风水轮流转。
袁老大得饶人处不饶人,派大将崔巨业率兵攻打公孙瓒的固安城。
猛攻不下,全因为一支白衣军在一个青年将领的带领下,舍命搏杀。
他们就是为了一雪前耻。
崔巨业见攻城无果,只能撤退。
在撤退的时候,被公孙瓒伏击,阵斩近万,大败袁军。
恶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公孙瓒又乘胜追击,结果在龙凑这个地方,又被袁老大击败。
双方你来我往,这仇就结得越深了。
就在这时,两个使者,分别走进了袁老大和公孙瓒的大帐中。
公孙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