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一支五千余人,骑步参半的队伍来了。
看旗号,是公孙瓒的部队,当中数百人身着白甲骑白马,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马义从。”
一埋伏就是几天,已经不耐烦的徐成都准备撤退了,听到沙马前来禀报的话,顿时精神一振。
白马义从好啊!
没想到这支名闻天下的精骑,最终将覆灭在我徐成的手里!
徐成磨刀霍霍,准备宰杀白马扬威名。
此刻赵云的心里,却是满怀心事。
当初他带着常山子弟前去投奔公孙瓒,是看中公孙瓒在对战外敌时毫不含糊,屡战屡胜的份上。
可到了公孙瓒的帐下。
赵云发现公孙瓒刚愎自用,任人唯亲,他空有一身武艺,并不受重用。
带了近两千真定子弟,只给了个别部司马的小官。
赵云也不气馁,他坚信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本事,绝对会脱颖而出。
于是赵云就磨练常山子弟兵,辛辛苦苦打造了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
他依旧相信,假以时日,他的这支骑兵,绝对会比白马义从还厉害!
可是,令他失望了。
即使他作战再勇猛,依旧入不了公孙瓒的眼,反而因为他的出色,受到排挤。
甚至不少公孙瓒的心腹,说出了‘冀州狗也想抢幽州人的饭碗’这样难听的话来。
不久前,跟袁绍的交战中,白马义从受到麴义的埋伏伤亡惨重。
是赵云依靠勇武和带领的常山子弟兵,救出了一部白马义从。
孤立的局面,才从白马义从中得到改善。
即使如此,身为冀州人的赵云,因为实在出色,更加受到了幽州同僚们的排挤刁难。
这次被任命为前锋,率领五千人前去解围渑池,对于赵云来说,绝对是大用了。
因此他身边的一千五百常山子弟兵,个个兴高采烈。
守得云开见月明,公孙瓒总算是睁开了狗眼,识得云哥之能了。
一千残存的白马义从,有三百骑感念赵云之恩,更敬佩他的为人,没有听从命令,自愿跟随在他麾下作战。
这三百骑白马义从,也是神情振奋,他们为赵云得到主公的重用,感到欢欣鼓舞。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岁月里,追随在这个年轻人的身后,征战沙场。
之前赵云因为穿着白甲又骑着白马,他们还嘲笑这个冀州佬想入白马义从想疯了。
现在他们就服这个冀州佬。
可赵云不这么想,他想的是这趟讨董结束,就另投他处。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天下之大,不可能全是像公孙瓒这等有眼无珠、任人唯亲的人。
总还是有心怀若谷、慧眼识珠的人。
“不知道老大哥怎么样了?”
想到另投他处,赵云将头转向虎牢关的方向,暗自感慨:“老大哥一心为汉室奔波的行为令人钦佩,跟他在一起,时刻让人如沐春风,没地方去的话,去投他也不错。”
虽然老大哥的实力可能还不如我现在,可胜在舒心。
胡思乱想的赵云,突然神情一变,狂喝道:“敌袭,赵朝带领步卒就地结阵,赵悍领轻骑随我之后,白马义从——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三百白马义从,呼喊着跟着赵云的身后,向奔腾而来的徐成贪狼营,发起了反冲锋!
紧随其后的一千五百常山子弟兵,威势也不遑多让。
这让徐成等人心惊,白马义从果真名不虚传。
只是你这三百人再厉害,也敢在我两千西凉铁骑的面前嘚瑟,看我弄不死你丫的。
三百白马义从,直面两千西凉铁骑,气势丝毫不弱。
冲锋之决绝,义无反顾!
“呼嗬……杀!”
“呼嗬……杀!”
双方的冲锋骑士,肾上腺素的快速分泌,情不自禁地高声呐喊,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杀”字。
随着距离迅速拉近,贪狼营和白马义从皆不约而同地张弓搭箭。
呼啸的箭矢飞起,恶狠狠地朝着对方钻去。
伴随着一声声箭头入肉的沉闷声,一声声地惨嚎响起。
一轮骑射,即使他们的骑术再精,双方各有不少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