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后果。
洒向市面上的金银币,就像烈日下的水珠,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可不行,铸造金银币就是要用来流通的。
得知这个结果,哭笑不得的董老大只好下令:只要你舍得,就算把金银币丢进茅坑里,都是无罪的。
告示贴出,官府以身作则,加上金银币大量铸造出来,投入到市面上,金银币这才流通起来。
由于金银币上刻着董老大的大头像,人们就将金币称为金大头,银币称为银大头。
也被统称为董大头。
中原金币流通少,董大头一般指银币。
四周诸胡蛮子,大多称呼金董,银董。
金银铜新钱流通开来,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西北至碎叶的大月氏和鲜卑等诸胡,三韩乃至倭人,还有南蛮,都开始以新钱来作为流通货币。
为了抵制关中钱,关东四国有样学样,也开始照猫画虎的制作本国钱币。
只是他们掌握不了三瘸子的铸币技术,又做不到那么精美,钱币推出,官民百姓一比较,更像是假币。
于是,新的状况出现了。
首先是曹阿瞒,偷偷的制造了一批假的董大头,使用到了袁老大的地盘上。
由于很多官民的辨别能力不强,还真给他换回了一批物质。
曹老大大喜: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于是一批一批的假袁大头,运往了齐国,吴国,光汉国和承汉国,给曹老大带去了滚滚财源。
纸里包不住火。
曹老大的阴谋败露。
于是各国有样学样,致使假董大头泛滥成灾,令百姓们损失惨重,对此深恶痛绝,也变得小心翼翼。
连带着真董大头都受到连累,受到了抵制。
假董大头也流通到了关中。
对此,董老大下令;打击所有制造和使用假币的人,对这些人进行严惩。
同时在各地开展真假董大头的辨别宣传活动。
假董大头无法达到真董大头的标准,只要掌握几个小要素,就能让假币无所遁形。
事情这才变得好转起来。
也使得董大头更受到关东诸国官民的喜爱。
对此,诸国也很是无奈。
只能对董大头的流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
其实也是没办法,他们自己都觉得好用,也在用。
当然,用得最多的还是铜钱和银大头。
至于金大头,流通的时候,它就是一件货物,一个收藏品。
一枚金大头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两黄金。
新钱的流通,让董老大将打造银行体系的事,提上了日程。
以上就是关于关中新钱的来龙去脉。
至于金银铜原材料的短缺,董老大又变不出来,只能加大力度开采矿石,派出人去寻找矿脉。
还有就是从各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