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
大汉国皇帝刘协已经十七八岁了,看上去也是一个青年了。
只是常年居于宫中,身侧不是后妃宫女就是太监,使得刘协整个人长得非常阴柔。
一头长发披散,坐在御花园的池子旁,喂着他最喜爱的锦鲤。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
唉…
刘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这些争抢面饼的锦鲤,到底快不快乐。
他只知道,自己很不快乐。
自从洛阳来到长安,刘协就没有离开过未央宫了。
从初平元年,到现在这个所谓的开元五年末,刘协的天地,只有这座未央宫。
“陛下,国丈来了。”
刘协一听,皱眉道:“不是让他今后少来了吗?”
内侍楚轩躬身道:“陛下,国丈为陛下送来了一些江南的水果。”
刘协说道:“你让皇后去见见国丈,收下水果回赠些财货,朕就不见国丈了。”
“是,陛下。”内侍退了下去。
伏完虽是国丈,可官职只是礼部郎中,虽说不大不小,可老是来到宫中,虽然不会惹来非议,也会暗藏隐患。
一个伏完而已,没人会去计较,否则董璜也不会对伏完的进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是伏完的所作所为,让刘协胆战心惊。
伏完曾数次让刘协写下血诏,让陈纪皇甫嵩等老臣发动政变,铲除董卓及余孽,还政于他。
“唉,糊涂啊,这伏完,没有一点眼力劲,还生出了野心,这是想找死啊!
你想找死就自己抹脖子就是了,何苦要来害朕?”
刘协对伏完产生了怨恨。
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臣子来宫里请安。
这三四年来,未央宫就像是一座牢笼,早已经被人遗忘。
或者不是遗忘,说是一座禁地,也不为过。
就连陈纪韩融这些原本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老臣,也足有三年,没有踏足未央宫了。
就连他们都叛变了大汉,背弃了他这个大汉天子,可想而知,他刘协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甚至,他现在已经被天下人给遗忘了。
即使如此,刘协依旧想要活下去。
他早已经想开了。
有酒有肉有姑娘,还有人伺候,这样的日子没什么不好的。
他要活到无疾而终。
所以,刘协不希望有人给他带来祸患。
他很清楚,翻盘,早已经是没有一点希望了。
他更清楚,只有董卓活着,自己才能更好的活着。
要是董卓无疾而终,那还好说,那些原来忠于汉室的老臣也会让自己活下去。
要是董卓被杀,自己绝对死得更加凄惨。
“伏完,最后给你一次机会。”
刘协握紧拳头,恨道:“别逼朕大义灭亲。”
————
董璜说是镇守未央宫,可早就不务正业了。未央宫里,只是在各门派人象征性地十二时辰三班倒值守。
宫女太监们,想去探望刘协帝后们的臣子和家属,只要刘协同意,基本上都可以进出。
其实就是刘协本人,只要微服出宫,也是可以的。
董璜懈怠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心境变了。
开始,董璜可是老董家唯一的男丁,妥妥的董家继承人。
这花花江山的太子爷。
唉,甭提了。
自从貂蝉开始,二叔的儿子,就跟老母猪下崽,一个接着一个的往下掉。
太子和继承人是再也不用想了。
开始,董璜是郁闷的,自暴自弃。
甚至成为各方势力用来攻克董老大内部的目标。
可董璜的忠诚值,毕竟是杠杠滴。
经过师傅蔡邕、三叔董旻、堂妹夫李儒、堂姐董珍、堂妹董香等人的先后开导。
以及儿子的临世,让董璜豁然开朗。
那就当一个太平盛世的王爷,来享受荣华富贵。
只是天下还远没有平定,董璜身为董家二代的老大哥,认为还是应该以身作则。
为二叔的宏图伟业,为董家基业,出上一份力。
不能坐享其成。
于是,董璜就开始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