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来到开封城。
皇甫郦迎接了叔父,向伯父皇甫嵩详细地禀报了自开战以来的所有信息。
皇甫嵩听了,对皇甫郦不是很满意,说道,“你的表现,说实话,我很不满意,完全没有拿出独当一面的谋略和担当。”
“伯父教训得是,侄儿的确表现不出色。”
皇甫嵩点头道:“你说说看,都犯下了几个错误?”
皇甫郦提了几点。
皇甫嵩说道:“既然你自己已经体会到了不足,今后好好改进,弥补不足。”
皇甫郦点头称是。
皇甫嵩敲打了一番皇甫郦,转向正题问道:“对面曹军情况如何?”
“伯父,夏侯惇被炸成重伤,军队指挥权就在曹仁的手中。
之后曹仁一直采取坚守对峙的局面,我们也秉承伯父的帅令,没有出城攻打曹军。”
皇甫嵩点头道:“如今主攻齐国,虽说齐国大局已定,但依旧要防范于未然,那么荥阳采取坚守就是必然。”
“伯父,侄儿有一事不明。”
“说……”
“伯父,既然曹操不支援袁绍了,那为何我们不加紧灭亡齐国?”
“这就是你没有大局观,不能当一路主帅的原因。”皇甫嵩叹道:“这么简单的事你都看不出来。”
皇甫郦面红耳赤。
皇甫嵩见状,耐心解释道:“不加快灭亡齐国,主要有三点考量。
一是以和平统一为前提,避免造成大量平民百姓伤亡,城池焚毁。
二是要以战俘来移民安西,如今就要进入冬季,现在灭亡齐国转运俘虏及其家眷,只会增加伤亡和困难得不偿失,另外咱们也需要时间来准备和规划。
三就是加快灭齐,在唇亡齿寒下,曹操、孙策和刘备只能再次联合,而不是现在这般有时间貌合神离,开始相互攻打起来。”
郭嘉和贾诩等人的命令,通过军机处下达到皇甫嵩的手里,后者深以为然。
皇甫郦受教,问道:“伯父,是否可以向部属告知这三点理由?”
皇甫嵩等眼里闪过一丝失望,说道:“告知第一点即可,迁移俘虏及家眷的事万万不可透露出去,否则会引发麻烦,这点你要谨记。”
一旦诸国各军知道被俘或者投降,就会连同家眷被发配万里,那么必然会引发麻烦,给他们投降造成顾虑。
“伯父,那如今开封都督府该如何行事,还请伯父示下。”
皇甫嵩沉声道:“以坚守开封为首要任务,再牵制对面的曹仁军队!”接着他语重心长地道:“你真的要多加学习,遇事要敢于承担。”
皇甫郦受教。
皇甫嵩视察了开封的防务,对侄儿皇甫郦一一的提点了一番,观察了曹仁部的一番动向,就离开开封,前往中牟。
中牟都督柳毅,本就是以善守而被董卓看中,他镇守的中牟前沿曲遇城,在跟魏国镇东将军于禁的对战中,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防守无懈可击。
皇甫嵩只是视察了一圈中牟城,听取了副都督对曲遇城的介绍,只是叮嘱几句,连曲遇都没有去,就离开了中牟。
柳毅的一些守城方式,连皇甫嵩都感到佩服,有他在,曲遇不会有任何问题,没什么好担心的!
皇甫嵩来到了阳武城。
阳武都督武安国,镇守在前沿花桥镇。
皇甫嵩听取了阳武副都督高远和教导主任黄霜的介绍,对阳武城的防御感到满意。
皇甫嵩叮嘱他们不可松懈,要对前沿花桥镇做好随时能接应的准备。
皇甫嵩来到阳武前沿花桥镇,武安国迎接了他,“大帅,您怎么亲自前来了?”对于皇甫嵩,武安国是非常感激的。
要不是被皇甫嵩慧眼识才,武安国知道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废人,绝不会有现在发挥才能的机会。
小舅子刘阿禄更不会有突破境界,完成他夙愿的机会。
“我来视察一番,情况如何?”对于武安国的表现,皇甫嵩很是满意。
“大帅,自从炸药包炸响,韩浩就龟缩在营地里,再也没有出来挑战过!”
皇甫嵩来到制高点,拿出望远镜看了一会说道:“安国,想必你也看出什么来了,你说说看,你的看法?”
武安国道:“大帅,末将以为可适当向韩浩发起攻击,一探虚实的同时,把他和魏军主力拖延在这里。”
皇甫嵩点头道:“很好,